【往】開埠通商,老天津與九租界的那點兒往事

原標題:【往】開埠通商,老天津與九租界的那點兒往事

1860年開始,天津開埠通商,各國列強爭先恐後地搶佔地盤,強劃租界。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奧地利、意大利、俄國、比利時等9國先後在天津強設了近15平方公裏的租界地,相當於天津舊城的8倍。一時間使天津成爲近代殖民政治、經濟、文化的聚合地。

1914年出生於天津的美國人約翰·赫西,曾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生長在一個多麼奇怪的城市!用三四個銅板,我就能坐着黃包車從我在英格蘭的家到意大利、德國、日本或者比利時········

今天小津就爲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這個奇怪的城市,當時開埠通商後天津的各租界是如何劃分以及各租界發展的那點事兒~

一、英租界

◎記憶地標:泰安道解放北園/泰安道五大院

(英租界維多利亞公園,遠景是利順德大飯店)

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開闢,初期面積約460畝,位置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1870年,英租界建成了第一條馬路——從老海關大樓到利順德飯店的維多利亞道(今解放北路營口道至開封道一段),這也是天津各國租界中修築的第一條路。

1895年,英租界當局以租界不敷應用爲理由,先後三次擴張,使得租界總面積達到六千餘畝。租界內建成了成排的高樓大廈、密集的道路交通網,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租界居住。

二、法租界

◎記憶地標:承德道

(法租界克雷孟梭廣場)

就在英租界劃定不久,法國使館參贊克士可士吉也匆忙趕到天津,實地履勘了法租界的界址。1861年劃定了法租界。法租界之東、北兩條邊界均臨海河,西至海大道(今大沽北路)以東巴黎路(今吉林路)附近,東南接英租界,面積約360畝。

19世紀後期,法租界當局通過越界築路等方式向西南擴展。八國聯軍攻佔天津後,法國乘機侵佔的土地,這樣一來,法租界的面積達2360餘畝。

三、美租界

◎記憶地標:九江路美國兵營舊址

(天津的美國兵營)

天津美租界,其實只是名義上的租界,並沒有進行過開發建設。1860年,英法兩國在天津劃定租界,美國人看在眼裡,也想在天津設置專管租界,並派駐領事。

美租界東臨海河,西至法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北端靠英租界博目哩道(今彰德道),南端是英租界克森士道(今開封道),共計131畝。然而,幾乎在天津美租界確定的同時,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美國政府根本無暇顧及租界事務,開發計劃擱淺了。

1902年,天津海關道也貼出布告,宣布「美租界歸英當局管理」。自此,美租界從天津正式消失了。

四、意租界

◎記憶地標:意大利風情區

(馬可·波羅廣場、回力球場)

1902年6月《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劃定意租借:南臨海河,北到緊鄰津山鐵路的意中交界路(今興隆街),與天津法租界和日租界隔海河相望、佔地771畝。

意大利租界最初並沒有多少意大利人居住,大約過了十幾年,意大利首任駐天津領事文森佐·菲萊蒂上尉到任後,對意租界展開全面建設。他借鑑意大利小鎮的模式,以馬可·波羅廣場和但丁廣場爲中心,建設了大量地中海風格的洋樓住宅,放眼望去,滿是圓拱和廊柱,以及高低錯落的角亭。這裡也是意大利本國以外世界上唯一的大型意大利風格建築羣。

五、德租界

◎記憶地標:解放南園

(德租界威廉街)

開闢於1896年的天津德租界位於英租界以南,佔地4055畝,是面積僅次於英租界和俄租界的天津第三大租界。德租界的土地,除了一部分保留用於修建道路之外,其餘所有權均被德國政府轉讓給德國租界公司。

解放南路當年叫做「威廉街」,是以德國皇帝的名字命名的。德國的領事館、工部局、洋行、報館、俱樂部、電影院、醫院、學校都集中在這條路上。德租界區標誌性的大樓就是豪華浪漫的娛樂場所:康科迪亞俱樂部內部設有餐廳、酒吧、檯球室、紙牌室、圖書室、劇場、保齡球場,是德國人在天津的政治、社交、娛樂中心。如今這裡是天津政協俱樂部。

六、俄租界

◎記憶地標:十一經路俄國領事館/華俄道勝銀行天津分行

(俄國公園內精緻的東正教堂)

1900年,俄軍就勢佔領了包括老龍頭火車站在內的海河東側大片土地,強迫清政府割讓天津俄租界。但俄租界的劃定卻招致英國的幹涉,最後俄國人無奈做出讓步,同意將俄租界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區位於海河北岸,今河北區五經路至二經路一帶,毗鄰意大利租界;東區從海河轉彎處開始,直至今十五經路一帶,東西兩部分共計5474畝。

俄租界當局在位於海河東岸的領事路建成了緊靠海河的租界公園——俄國公園,園內種植數百棵楊樹,挖掘深水池塘,修建了涼亭、花壇、馬球場、網球場、遊泳池、紀念碑和漂亮精緻的東正教堂。

七、日租界

◎記憶地標:鞍山道靜園/旭街/武德殿

(日租界全景)

劃定於1898年的天津日租界,是近代中國五個日租界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東臨海河,東南沿秋山道(今錦州道)與法租界相連,南抵牆子河(今南京路),西至老城廂南門外大街,北起東南角閘口沿旭街(今和平路西段)到福島街(今多倫道)。

1903年,日租界正式開始進行浩大的填築沼澤工程,數年後,一片日式風格的街區拔地而起。最爲繁華的地段是旭街,車馬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街道兩側中外店鋪商場鱗次櫛比,被日本人稱爲「天津的銀座」。還有壽街、宮島街等繁華區域。

八、奧地利租界

◎記憶地標:奧匈帝國領事館/袁世凱舊居/馮家大院

(奧匈帝國領事館)

天津奧租界僅存在了十四年,是天津九國租界中最短命的一個。1902年12月,奧匈帝國繼其他列強後也在天津開闢了租界。奧租界總面積1030畝,西面瀕臨海河、與天津舊城隔東浮橋相望;東面到京山鐵路;北面是海河的支流金鐘河,靠近望海樓教堂;東南方與意租界相鄰。

1917年8月中國政府對軸心國宣戰後,中國軍警進駐奧租界,奧租界改爲天津特別行政區第二區,但一些房產的產權仍歸奧國所有。奧租界尤其是面對海河的這一區域,據說風水極佳,貴不可言。也許正因爲風水好,不少民國達官顯貴均在此建起私宅。

九、比利時租界

◎記憶地標:華比銀行

(比利時領事館)

1900年年底,比利時佔領海河東岸俄國佔領區東側長一公裏的地段爲租界。劃定俄租界以東,海河與大直沽村之間,面積爲740畝。

比租界地處偏遠,開發力度又很小,所以比利時領事把領事館設在位於英租界維多利亞道(今解放北路南段)上的大樓與華比銀行共用。這幢三層大樓建於1921年,是一幢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

由於領事館都沒建在比租界,在天津本來就爲數不多的比利時商人自然也不願意到偏僻荒蕪的比租界落戶,比租界收入極爲有限,因此開發程度也較其他租界遜色很多。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86581/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