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是電視劇裏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發生。爲什麼這麼說呢?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動脈噴射狀出血

稍微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體動脈的壓力是比較大的,一旦破解會產生噴射狀出血。如果當堂斬首,無論是用鍘刀還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行刑工具——「鬼頭刀」之類,被執行死囚的血將呈噴射狀從動脈血管中流出,很難保證不會濺到周圍人員身上、亦或是大堂的犄角旮旯。像電視劇《包青天》裡那樣,找個木盆接着幾乎是不可能完全接得住的……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人血這個東西,腥味是非常重的,即便您用拖把或毛巾等等把看得見的血液全部擦掉了,在不短的一段時期裏,被血液污染的區域仍然會不斷散發腥味,尤其是在夏季。在大堂行刑,包大人莫不是有嗜血的愛好?因此,中國古代對死囚執行死刑通常都會選擇相對偏遠一些的空曠地,比如著名的菜市口,它就是宣武門外,已經出了北京內城。在有的地方,法場設置得還要更加偏遠,幾乎已經到遠郊區了。像電視劇《包青天》裡那樣,在府衙大堂執行斬首之刑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除了客觀原因之外,包拯的所謂先斬後奏、甚至可以不經請旨直接斬殺皇親國戚和在任官員的情況,在宋王朝幾乎是不太可能的發生的。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誓碑的祕密

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京,宋太祖趙匡胤所立的誓碑得以公諸天下。這塊誓碑上,除了善待柴氏子孫之外,還特地寫明了一點,那就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因此,整個宋王朝,除了官員觸犯律法,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執行死刑的,除非是謀逆等罪大惡極、十惡不赦的情形。大多數情況也就是貶官、革職、流放之類。真正被殺的宋王朝官員,其實是比較少的,尤其是文臣。甚至連普通老百姓犯了重罪,被執行死刑的也並不多。比如小說《水滸傳》裡的武松,激情犯罪、殺人之後也只是被判了流放充軍而已……再比如蘇東坡,「烏臺詩案」搞得那麼轟動,到最後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把蘇東坡給貶到了海南島,蘇東坡同樣沒有被殺。皇帝殺個大臣都那麼費勁,就更別說是包拯了,怎麼可能說殺就殺?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優待宗室,千古通例

皇親國戚、尤其是宗室,就更加不是誰想殺就能殺得了。歷朝歷代對宗室都是有優待的,除非是犯了謀逆之類的重罪,宗室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判死刑的,即便是殺了人也不會。比如明王朝,對宗室的刑罰,除了謀逆重罪之外,最高也不過就是禁錮鳳陽高牆而已。除了沒有自由,喫喝都不用愁,甚至每家還能在鳳陽分到一間獨門獨院的「小別墅」。包拯未經請示皇帝,就能用龍頭鍘鍘了宗室?別做夢了……宋王朝雖然沒有像明王朝那麼優待宗室,但異姓大臣不經過皇帝就可以隨意殺掉一位宗室,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死刑覆核——皇帝的特權

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東西叫「秋決」。什麼意思呢?就是大部分被判死刑的死囚並不立即執行,而是先行關押,等待皇帝的覆核與勾決。一般被勾決的死囚會在秋後問斬,故而又叫「秋決」。如果死刑判決存疑,或存在承嗣之類的特殊情形,往往會對待決的死囚罪降一等、網開一面,改爲終身監禁或流放之類刑罰。如果趕上皇帝「大赦天下」,死囚甚至還會被直接赦免死罪。但無論是「秋決」還是「大赦天下」,都是皇帝的專屬權力,任何人都不得越俎代庖,包括臨朝稱制的皇太后,她也只能以皇帝的名義「秋決」死囚。因此,無論如何,宋王朝的皇帝也不可能給包拯先斬後奏的權力。這是對皇權的分割,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皇帝不可能絕對信任任何人

無論是哪個皇帝,都不肯絕對信任任何人。包括清世宗雍正帝對怡賢親王胤祥,也不是百分百絕對信任!把從宗室到普通百姓先斬後奏的權力交給其他人,哪位皇帝能放心?敢放心?如果這個人有了野心、起了反心,誰來制他?即便他沒有野心、反心,藉此清除異己豈不是如同過家家一般?換了您是皇帝,您敢嗎?人心隔肚皮,宋仁宗趙禎就那麼肯定包拯是真正直,不是裝出來的?王莽在沒有篡位之前還被時人稱爲「當世聖人」呢!因此,所謂先斬後奏之權,包拯是不可能獲得的。

包拯當堂用龍頭鍘、虎頭鍘或狗頭鍘鍘人,歷史上可能發生嗎?

綜上所述,包拯的所謂先斬後奏之權和三口鍘刀不過就是野史、小說裏杜撰出來的橋段而已,根本不存在,就更別說是什麼在大堂鍘人了。真實歷史上的包拯擔任權知開封府的時間很短,根本沒有那麼多閒工夫去「鍘人」……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0749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