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鬥爭,勇於勝利:蔡鍔應對廣西「驅蔡風潮」策略與成效(二)

摘 要:「驅蔡風潮」是清末廣西新軍編練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也是蔡鍔人生軌跡的重要轉折點,因而歷來是蔡鍔研究中的重點之一。在過往的研究中,蔡鍔似乎置身事外,毫無作爲。但新發現的史料表明,蔡鍔在事件中並未向惡勢力低頭,而是奮起反抗,撰寫了長達兩萬餘字的辯駁書,逐條批駁了廣西諮議局強加在其頭上的種種罪名,最後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蔡鍔在「驅蔡風潮」中表現出來的不向惡勢力低頭,敢於抗爭的勇氣和膽略,爲他後來成功地發動雲南「重九」起義和反袁護國起義,從而奠定其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發現的蔡鍔的辯駁書,對於研究蔡鍔在廣西練兵期間的活動乃至清末廣西新軍編練史亦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

敢於鬥爭,勇於勝利:蔡鍔應對廣西「驅蔡風潮」策略與成效(二)

蔡鍔,字松坡,號擊椎生

二、男兒有淚不輕彈

雖然風潮發生之初,蔡鍔自信清白而泰然處之,並以爲諮議局的煽動挑唆「言出無根,未敢據以爲信」,但「環誦一過」友人從諮議局抄回的所謂驅蔡「議案」之後,不由得熱血奔湧,感到既委曲又憤怒,「覺(諮議局)無端之萋菲,輒惑愴之滋甚,橫來拂逆,原可不必計較,惟以全省代表之身,演吠聲吠影之劇,若不亟爲糾駁,恐流言所播,是非淆亂,大足爲軍國前途之害」。於是,他感到不能坐以待斃,表面上雖不露聲色,暗地裡卻奮筆疾書2萬餘言,向已入京覲見的張鳴岐申訴諮議局的無端陷害,並逐條糾駁諮議局捏造的二十餘條「罪狀」。

敢於鬥爭,勇於勝利:蔡鍔應對廣西「驅蔡風潮」策略與成效(二)

對於所謂在南寧充當標統時,「官多兵少,多置私人」的「罪狀」,蔡鍔糾駁:所有創辦廣西新軍第一標的辦法、措施均「具稟撫憲批准在案」,且「徵募兵士,儲備將校,制辦裝械,採購被服,督造營房,皆兵備處籌備主辦,各省皆然」,而諮議局「既昧於軍制,復盲於事理,烏能嘵嘵置喙」?

對於所謂在辦講武堂時,「月開擦槍布至十餘匹,火油至四五十箱之多,種種浮冒侵吞,不勝枚舉」的「罪狀」,蔡鍔糾駁:講武堂的「報冊歷經兵備處核明,詳銷有案」,而軍需官又由巡撫所特委,「總辦雖欲浮冒侵吞,從何着手」?且講武堂裝備的管理辦法,「採辦者爲一人,憑各項之證據以登簿者爲一人,發款者爲一人」,「即有素性嗜利之員羼列其中,亦復無從染指」。所以,諮議局「以該局議員營私之心,度陸軍將領之腹,究竟浮冒者何項,侵吞者幾何」?

對於所謂在辦學兵營時,「冒開學習官薪水」的「罪狀」,蔡鍔糾駁:「經費爲編制內所未列,而混領其款,謂之冒。雖爲編制內所有,實則無其人而開支其款,以入私囊,謂之冒。按學兵營章程,於六月內詳奉撫憲核准諮部,學習官亦於五月內經兵備處詳準令派四十一員,嗣經陸續到營供差,所謂冒開薪水云云,不知何指?至於編制之當否,該局何得置喙?」

對於所謂在辦學兵營時,「軍裝服式,概未備齊,有着皮鞋出操者,有赤腳出操者。今將畢業,刺刀、皮帶猶未發給」的「罪狀」,蔡鍔糾駁:「學兵營裝械被服,本不完全,鍔於接差後歷經諮請兵備處將急須應用各項,趕緊設法制發,兵備處以各項軍械已在滬上定購,業電飭速辦運桂見復。及鍔到處差後亦經迭次電催,於本月中旬始據報告起運第一批。是則裝械之缺乏非營員之咎,亦非兵備處之咎,實因成營之前,毫無預備,既系急就於前,自不免鑿枘於後。鍔自接差以來四閱月之中,該營一切事務,雖未敢謂條理井然,卓有成效,然關於整頓籌維各事,則已心勞力竭,俯仰無愧者矣。」

對於所謂前在辦學兵營時,「營中內務限學生以三日方得洗澡」的「罪狀」,蔡鍔糾駁:「本營澡堂原僅建設一室,容積甚狹,營內官佐、弁兵、匠夫人等八九百人,計三日輪浴一次,每日已有三百人之多,每人平均用水半擔,則有一百五十擔。浴室離河道往返在一裏以外,土民遊惰成性,每人按日挑水,概二十餘擔,則挑水者須五六人,浴室兩竈燒火者二人,運柴及打雜者二人,計已去十人矣。全營夥夫共僅六十餘名,而辦九百人之夥食,計以夥夫一名而辦十五人之夥食。若扣除專歸浴室所用之夥夫十名,則只五十餘名,是以一人而辦十八人之夥食也。……兵士三日洗澡一次,豈亦可謂苛待?且檢查其內容並有遊惰性成,既輪班應洗已兩三次,即尚不肯一洗者。吾國一般社會習慣,頗不勤浴,西省尤甚,則又人人所公認,即講求衛生,如該局之議員諸君,恐尚未必三日洗澡一次也。」

對於所謂「兵士稍有不合,不特重罰,甚至有重刑酷打斃命者」的「罪狀」,蔡鍔糾駁:「此節語極糊混,究竟重罰者何人,酷打斃命者何人,系何時之事,此節全屬該局捏造。」

對於所謂「私吞炮科科長張文通薪水每月八十兩……後張查知遂辭職」的「罪狀」,蔡鍔糾駁:「張科長今仍在堂,並無辭差之事。此節全屬該局捏造。」

對於所謂侵吞關敏等人遣散費的「罪狀」,蔡鍔糾駁:「幹部學堂將關敏、林正民等撤差、分別斥退一案,其原委始末早在憲臺洞鑑之中,請免贅敘。」

對於所謂剋扣幹部學堂學生暑假飯食銀的「罪狀」,蔡鍔糾駁:「據收支官方國深所報,新班留堂學生七十七名,舊班留堂學生八十二名,共支膳食銀四百一十餘兩,俱經造報局處有案,檔案具在,可以一查而得,所稱計存飯食銀七百餘兩云云,全系該局捏造。」

敢於鬥爭,勇於勝利:蔡鍔應對廣西「驅蔡風潮」策略與成效(二)

對於所謂任用私人何錦充新班區隊長的「罪狀」,蔡鍔糾駁:「何錦系陸軍速成學堂畢業生,於五月內由部諮送回桂,旋經兵備蔣總辦詳請派充幹部學堂差遣員,七月下旬由堂調充第二期區隊長。……諮送其北上考試者爲張撫,悉造就何錦者爲速成學堂,及其畢業諮送何錦回桂服務者爲陸軍部,詳請派何錦充差遣員者爲蔣總辦,何以培植之、造就之、委用之之人皆不得而私之,惟偶經蔡一用則爲私人?」「且何錦之派充區隊長也,階位仍次等二級,月薪僅三十兩,何足以收感恩知己之效?該局以私人之名號加之,毋乃不倫。」

對於所謂包庇犯有偷盜行爲的同鄉鄭洪海以及準許湘人唐銑天、劉漢等冒全州籍而入幹部學堂的「罪狀」,蔡鍔糾駁:「鄭洪海是否有過犯被罰,經面詢覃監督,據稱並未知聞其事。監督且不知之,何有於總辦?……至唐銑天、劉漢等之許予更正原籍云云,更屬子虛。」

對於所謂借甄別考試之名,「開除至六十餘名之多,除外省學生十四名,本省佔六分之五。現留堂者一百廿名,本省僅佔三十餘名。再學生環立,請免開除,不許問所以犯開除之故又莫能言」等「罪狀」,蔡鍔糾駁:剔退學行庸劣之學生系「迭奉」張鳴岐「面諭」而爲之,且嚴行試驗之後,「傳集第二期科長、區隊長調取試卷及學生品行考語,擇其品行陋劣、體格孱弱、學術科在八分以下者,按名推校,不厭詳審,磋論五六時之久。彼此意見僉稱毫無疑議,乃將榜案決定。在審查成績、決定去留之際,並不知所謂籍貫也。……甄別全案俱在,可以覆核。至所稱『學生環立,請免開除,不許問所以犯開除之故又莫能言』以下各語,均系該局議員任意捏砌,應免置論」。

對於所謂在辦學兵營時,擅設官職、擅支薪水等「罪狀」,蔡鍔糾駁:學兵營章程及官長名目、薪水階級,均「稟奉撫憲張諭,飭會同蔣總辦將章程妥爲釐訂」,「亦經撫憲張諮部有案,並未奉駁。該局議員於速成法政講議尚少研究,其於陸軍制度更未夢見,少見多怪,無怪其然」。

對於所謂陸軍部定章不許兼差,而蔡兼練兵重要數差委,皆大不合的「罪狀」,蔡鍔糾駁:歷年所兼撫院練兵總參謀兼新軍隨營學堂、測繪學堂總理,陸軍小學堂總辦、兵備處會辦、調查局參議各差,「均未領用兼差薪水」;「兼代講武堂總辦時,當經電請不支薪水,奉飭薪水應照支,藉資辦公」;「本年奉調來桂,力求交卸回籍,未邀見允,反以重職相屬。幹部(學堂)及兵備處兩差,前後力辭,竟未邀準。然學兵營則只支半薪,兵備、參謀兩處並未照章支薪」。且「歷年所供各差,均經奏諮有案。該局所稱爲『大不合者』,殊不可解」。

對於所謂「廣西練軍經費如此之巨,練軍人員如此之多,試問有何實效,何款不侵吞,何事不廢弛,何員非冗設。而大槖皆在於蔡鍔。以就蔡鍔之罪而論,殺之可也,嚴辦之可也。若維予以寬大,使之辭去而止,則恩情雖厚大,非所以戒後來而維持軍政也」一節,蔡鍔憤怒駁斥:「此節純系訟痞聲口,本應毋庸置議,但試問該局所謂練兵經費究有若干之巨,練兵人員究有若干之多,何者無實效,何者爲侵吞,何者爲廢弛,何員爲冗設?蔡鍔之罪何罪,何者謂之寬大,何者謂之恩情,何所謂戒後來,何所謂維持軍政!?信口雌黃,莫可究結。苟鍔竟於該局所捏造之罪狀而實有一端也,則鍔雖愚陋,既身爲軍人,一聞人言之指摘,早經自剄以謝同袍之戰友,並以謝該局之所謂議員者矣,何敢留此污穢之軀殼以貽軍國羞耶!?」

對於原案所稱「理合提議呈請護院即將蔡鍔徹查究辦。一、取調蔡鍔歷年辦事報銷數目徹底清查究追;一、所有蔡鍔種種徇私舞弊,違背法律之章程及事實一一取消更正」之語,蔡鍔指出:「此節當系該局議員狂癇中之囈語,故有此奇離怪幻之文字。報銷數目固不難徹底清查,惟辦事數目應如何清查,則應由該局先行議定清查之手續;種種違背法律之章程或不難取消更正,惟種種違背法律之事實應如何取消更正,應由該局研究其方法,苟事實而可以取消更正也,則洪荒以來歷史上之事實皆得追溯而取消更正之矣。」

敢於鬥爭,勇於勝利:蔡鍔應對廣西「驅蔡風潮」策略與成效(二)

對於原案所稱「蔡鍔偵悉本局提議糾舉其種種劣跡,已僱備書記十餘人,將前後報銷數目更改,日夜趕辦,……擬請護院迅速將前後報銷數目抄送一份至本局,以備此案之參考」之語,蔡鍔指出:「此節純系訟師裝點獄詞之法,尤屬可笑。夫報銷月冊定章於次月初十日前後發出,每冊四份,一呈撫署,一存糧餉局,一存兵備處,一存財政局。本年夏季以前報銷,早經財政局匯造達部。縱如該局議員所稱,心腹人如是之多,書記如是之易僱,究亦何能爲力?身爲議員而於本省財務、行政最淺近之辦法尚盲然莫辨,不亦大可哀乎?如其爲逞詞鋒計,何不竟抄小說中成語謂蔡某有降妖捉怪之能,驅神遣鬼之伎,其歷年款項報銷不難以咒語戟指之勞,霎那之間可以彌縫於無跡,不更新奇動聽乎?」

對於原案所稱「以上皆蔡鍔之劣跡,有確據可指,所謂溺職,徇私舞弊,任威任性者,其餘如任用私人之類又無事不然,無處不是」之語,蔡鍔怒斥:「議案所指各節,要不外道聽途說,及提議此案不過二三人之夢囈。今竟謂有確據可指,不知所謂確據者果何在也。推其心不過曰構陷蔡鍔之手段,特造以上各種之謠言耳!」並指出:「該局欲肆其傾陷排擠之技,自不得不搜括風說浮詞,以達其含沙射影之陰謀,猶慮風說浮詞之不足以神其說也,更設種種幻語以附麗之。」

最後,蔡鍔指出:「溯查此次風潮,遠因起於數年以前,近因起於甄別一案。……一般桂人所最痛心疾首者,則以國家經費範圍內所設各學堂,不分省界,一律徵收學生一事。去年諮議局開局之年,即以限制外籍學生爲第一議案,始終堅持,至爲激烈。……惟鍔歷年所辦各學堂,其爲一手創辦者,如測繪學堂定額五十名,只收取外籍學生五名。陸軍小學堂第一期學生定額百名,只收取外籍附學生十名。招考該堂第二期學生時亦然,是所謂收外籍學生者僅乃十分之一。其他如中途接辦之學堂,若隨營學堂、講武堂、幹部學堂等處,其中外籍學生或佔全數或居十分之三四。兩相比較,鍔固毫無負於桂人而有所謂偏私者也。此次舉行甄別,上系奉撫憲之嚴令,下有監督、科長各員之分任試驗,去留之間,全憑公決。」他強調指出:「該局議員貿然不察,橫起幹預,明則提議,暗實主謀,以致文武各學堂紛紛罷課,匿名揭帖,遍布通衢,聲勢洶洶,不可響邇。嗚呼!鍔一人之去留死生,不足輕重,其如軍政前途何?竊念軍人以名譽爲性命,寧甘玉碎,不敢瓦全。該局議案若據以上呈而憲臺曲予優容,不予徹底究辦,則鍔之名姓既已高揭於通衢,此恥烏能忍受!」爲此,蔡鍔請求張鳴岐「迅賜派員按款徹底查辦」,並表示,「如所陳各節,有一虛飾欺誑,甘受嚴懲。否則,應治該局以反坐之罪」。與此同時,蔡鍔還懇請張鳴岐將此案「迅諮陸軍部、軍諮處核辦」。

總之,蔡鍔辯駁書中的各條糾駁,事實充分,理由充足,義正詞嚴,有力地揭穿了諮議局的種種誣陷。(未完)

(原載:《邵陽學院學報(社科版)》2022年第3期;原標題:《論蔡鍔對廣西「驅蔡風潮」的應對》)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231775/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