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秋緣 ​文/鄭玥

原標題:品讀│秋緣 ​文/鄭玥

秋 緣

玉立

「那時你還是一個孩子,你以爲你擁有了許多朋友,但事實上,你擁有的僅僅是夥伴而已。所謂的夥伴就是那些站在你身邊,看着你長大成人,然後又漸漸淡出你的生活的人。於是,你開始了新的生活。」

——朱利安.巴恩斯《檸檬桌子》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轉眼,秋已至,轉身,黃滿地!風打在肩上像抽去了骨,一片葉,一丟魂,一念蒼生,一半遺憾,埋進秋裏,等待風乾。誰是誰的生生世世來爲誰遮雨,像正當年仿的他與她在林中偶然巧遇,中途的故事永遠不會揭開迷底。

很多時候都是很懷念過去美好的事物,像在時光的倒影裏植入青春的一抹亮麗,而那美好總是那麼遼遠並偕了遺憾而來。九十年代的礦區到處是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光榮的稱號並不局限於人民子弟兵,這裡工人是主人。我和芳的認識是在秋天,從河南老家轉學是因爲她的父親招工在煤礦。那時有很多外地的人來陝西銅川這個地方招工落戶,因此銅川也素有「小河南」之稱。她很有文採,愛寫詩,當同齡人還沉浸在《故事會》及金庸武俠系列小說時,她卻獨癡於《星星》詩刊。這樣一個像風一樣的女孩子伴我走過了初中三年,並給我很多詩歌方面的興趣指引,讓我對她刮目相看。本以爲可以並肩繼續學習,沒想到初三那年,她又轉學回到了河南老家,從此再也沒有聯繫。空落感會在一個人的深夜被重新定義,想起是一回事,回味是另一回事,單純的想起一件事情並不引起刻意逃避,這才配得上你的想念。當身邊的好友越來越少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逝去的單純美好。史老曾說過「秋是一首短歌或詩」,真的是這樣子的,一綻糜荼的短暫和悄然而至的空落感讓人始料不及。心隨秋擺渡。秋是雨,是你站在雨中孤零的樣子,這樣想起,應該是秋憐而不是秋悲了。不知道人生當中會有多少次偶遇,又會有多少次偶遇在某一個地點某一個時間嘎然而止。遇是別,是意外,是句號,一場就此別過總和秋天有關,別有所悲,更何況是秋別。

古人言秋,悲也!枯藤老樹,落日殘霞,一場秋至,地老天荒。一曲秋思,人間天涯。此種悲涼之境,非秋祖不能言之。然秋的曠達闊然之氣勢大概只有歐老的《秋聲賦》裡才能領略得到,秋,乃一氣之餘烈,其色其狀其意,不可模擬。「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這種自省精神着實可貴,我們又何故無緣由的去悲秋呢。

秋中和所有,容納所有,其歲月的蘊意是秋意的賦予,青春之秋當以三十而立的草書,中年之秋當以四十不惑的行書,暮年之秋當以從心所欲的楷書,當衆多書體集一成,是豁然之至的全部所在,無憾春秋!秋是自信的,是精緻的,爲此,收斂雨,收割風,伴之以母親的勞作和全部的豐收,春華秋實!

四季流轉,所有的情愫都在秋裏承接!夏秋以一曲蟬鳴傾訴,一場秋雨一場涼,戀戀不捨莫非是對雨的表白,走我不送你,來我風裡雨裏迎你;春秋以一場歲月洗禮,一筆春秋書盛世,古來沙場秋點兵。湊一首千年離歌,看神州萬裏風光;秋冬以一場盛世煙花,三兩淺酌敬天地,一屢枯黃埋清秋,此刻該以靜穆的守候許一切歸的意義!

一場緣起以一場秋戀,一份緣落以一頁秋語。

如果生活僅僅定性爲活着,那麼我們的活又是多麼的浮淺而單純,卻又是多麼的沉重而砍坷。人間是一張大網,誰不是網中之人,誰不是被生活捕撈的獵物,久而久之,由最初的不服漸漸的被磨去戾氣。有幸是有性格的人的利劍,不幸是多少無奈之人的陷阱。華燈盡染,三生石畔,那份秋緣情癡該續寫怎樣的華章一篇?幾許清淺,幾世春秋,那漸行漸遠身影又定格怎樣的風景一隅?

懷一箋情愫斟滿秋天,以一場秋緣坦白:我來過!入眼豐盈的碩果,是寫給母親的讚歌;堤柳兩岸的秋別,是後來珍藏的菊瘦;一汪清澈的淚滴,是捅破心聲的全部……

簡介

秋天的風,原名鄭玥,1979年生,陝西銅川人,出生於一個礦區,目前在一家私企工作,愛好詩歌、讀書寫作,目前已有八十餘篇散文詩歌發表,見於中國散文網、中國網絡詩歌網等網站。

總編:蜀國後生

主編:瑩秋

韜略竹韻 煊煒 玉立

總編

期待您的原創首發作品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29778/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