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元到億萬元的膨脹之路 雅戈爾66歲老闆李如成又要豪賭?

原標題:2萬元到億萬元的膨脹之路 雅戈爾66歲老闆李如成又要豪賭?

「我有信心,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雅戈爾。」這是一位逐漸淡出公司經營的服裝業大佬——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再度出現在臺前的豪言壯語。

提起李如成和雅戈爾,都被業界稱爲一個傳奇。30多年前,李如成以兩萬元的知識青年安置費起家創辦雅戈爾,在地下室,靠幾把尺子、剪刀、小板凳拼湊起來的手工作坊,逐漸壯大成爲如今襯衫、西服生產基地於一體的一家上市公司。

李如成將雅戈爾打造成爲中國服裝第一品牌,同時又頻頻走上資本運作這條路,也因此被稱爲「最不務正業」的企業家。

如今,李如成打算如何再造一個雅戈爾?一路走來,他到底有多麼「不務正業」?背後又是如何將雅戈爾從地下手工作坊做成一個大企業?

從農民到廠長

1958年,由於李如成父親的緣故,全家人從繁華的大上海下放到寧波南郊段塘鎮。爲生活所迫,剛滿7歲的李如成和村裏小夥伴們一起編織草帽,一頂僅掙幾分錢。不僅如此,他還當過每天只賺兩分錢的放牛娃。10歲時,李如成父母相繼病故,他和一個姐姐兩個弟弟相依爲命。15歲那年,初中尚未畢業,李如成便主動報名到燈塔大隊雅渡村「插隊」務農,一待就是15年。

1980年歲末,數千萬知青開始陸續返城,已近而立之年的李如成來到了鎮辦的「青春服裝廠」。

名義上說是一家工廠,但其實那只是用兩萬元安置費勉強建起來的、不折不扣的小作坊。車間就在村邊戲臺的地下室,縫紉機之類的工具都是大家從自家搬來的,主要業務是爲其他工廠代加工一些短褲、短袖衫等低檔產品。雖然條件簡陋、艱苦,但李如成卻十分珍惜這難得的工作機會,憑藉勤奮努力,進廠不久便被任命爲裁剪組長。

然而,不久之後,工廠便受到市場大潮的衝擊,業務斷檔,100多名知青面臨失業窘境。此時李如成偶然聽人講起東北有一廠家需要找合作夥伴,便主動請纓前去聯繫。幾經周折,終於拿到了這筆令企業絕處逢生的單子,12噸面料發來,激發了李如成潛在經營的管理才能,他既當設計師,又當調度員,把各個環節安排得妥妥帖帖。

從當年結算來看,工廠利潤從最初的幾萬元猛增至20萬元,工人月工資從二十多元漲到七八十元。李如成也由此得到了大夥的信任和擁戴,在職工的一致提議下,李如成成爲青春服裝廠的廠長。

當時,橫向聯營是鄉企生存發展的一條有效通道。李如成上任不久,捕捉到這樣一條信息:百年老廠上海開開襯衫廠正在尋找聯營加工點。他當即趕赴上海,雙方聯營一拍即合。短短兩三年間,李如成賺取數百萬元的利潤,掘得寶貴的第一桶金。

雅戈爾名字的由來

李如成通過橫向聯營,青春服裝廠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培育了一支隊伍,還完成了一部分資本和技術的積累,有了一定的業務通道。

但由於橫向聯營受制於人,發展空間較窄,企業要再上臺階,就需要創造自身獨立的品牌。就市場而言,當時處在短缺經濟大背景下,好產品是「皇帝女兒不愁嫁」。1986年,李如成剛剛把自己的第一個品牌——北侖港襯衫推向市場,便受到各地商家的追捧。山城重慶發來一份緊急電報,「山城人民盼北侖港,火速發貨」。第二年北侖港被國家商業部評爲全國暢銷產品。

當衆人還沉浸在「北侖港」旗開得勝的喜悅中,李如成卻意識到北侖港品牌的局限性:品牌地域色彩太濃,文化含量不夠,缺乏提升空間。

1990年,在李如成的精心運作下,一個全新的中外合資企業雅戈爾製衣公司宣告成立。YOUNGOR(雅戈爾)是「青春」兩個字的英文名稱,李如成認爲,「雅戈爾」既有着「青春」廠的歷史延續,又寄託着對未來的期待。當年8月,雅戈爾與澳門南光公司組建合資廠,一個全新的中外合資企業宣告成立。

之後的幾十年裡,在面對暴利的房地產業和金融行業時,李如成開始了自己「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時代。雅戈爾於1992年開始涉足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寧波、蘇州等地相繼開發住宅、別墅、商務樓等各類物業。伴隨着中國房地產的爆發式增長,房地產投資也讓雅戈爾賺得盆滿鉢滿。

李如成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1998年,雅戈爾公司成功上市,開始涉足資本市場。

被照顧的「神算子」

李如成曾說:「股權投資雅戈爾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現在我到外面去,人家對我評價,”你是中國的巴菲特,每個項目做得都很成功。”這句話錯了,很多投資項目初衷都不是想掙多少錢,是政府給我的照顧。」

「照顧」一詞用得恰當,當雅戈爾越來越壯大之後,地方政府就需要雅戈爾去「照顧」一些企業。李如成本不願接受,但又推託不掉。比如宜科科技是雅戈爾在上市前政府要硬搭進來的,「雅戈爾要上市沒辦法」,無奈之下成了大股東。

1997年4月,寧波商業銀行組建,市領導希望爲銀行找幾個有實力的股東,也讓雅戈爾參與。儘管擔心銀行不容易做,李如成也不好拒絕。

投資 中信證券 更是有點誤打誤撞因素,雅戈爾1998年上市後想在新興行業裏尋找項目。李如成對證券行業頗感興趣,在他眼中,中信證券屬於比較規範的國有企業,股東背景也不錯,都是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正好跟我們有一個互補。」中信證券之後的上市,以及券商會成爲牛市中攻勢最強的板塊,都在他的意料之外。

也正由於這幾起半推半就的投資,在10年後修成正果,收益頗豐把李如成自己也嚇一跳。2007年1月, 廣博股份 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2008年1月25日的收盤價爲15.22元,而雅戈爾的持股成本爲1.52元。宜科科技2004年就已上市,2007年4月,雅戈爾又增持宜科科技到持股29.84%,成爲其控股股東。2008年1月25日,宜科科技的收盤價爲17.25元,雅戈爾第一次入股投入的1623萬元已放大了約9.5倍。

2007年7月19日, 寧波銀行 掛牌上市,成爲國內第一批上市的商業銀行,不到10日,股價漲幅就超過200%。2008年1月25日,股價爲18.15元,雅戈爾當年投資成本不過每股1.01元。

讓雅戈爾錢包迅速膨脹的是中信證券一役。雅戈爾的持股成本爲1.7元,總投資成本不過3.2億元,2007年2月,雅戈爾減持了3012萬股,套現7.5億元。減持後仍是中信第四大股東,2008年1月25日,中信證券收盤價爲76.02元,雅戈爾賬面收益放大了44倍。

2007年初,一家財務諮詢機構負責人在寧波見到李如成,當時投資中信效果已顯現。令他驚異的是,穩重的李如成居然也會喜形於色,「我做了30多年服裝,利潤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李如成告訴他,「但投資就是不一樣,一下子就能賺製造業30年的錢!」

如意算盤終落空

在投資中賺大錢後的李如成,便開始不計成本的拿地,成爲當時的「高價地製造機」。

2004年,雅戈爾開始走出發家地寧波,並在長三角製造數個高價地,也爲日後的地產業務收縮埋下了伏筆。同年,在蘇州工業園區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會上,雅戈爾以14億元拿下了湖東的三塊地,總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這在當時被認爲是「天價」。

2007年,雅戈爾以4.15億元的代價競得的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齊門北大街西、陽澄湖西路北地塊,樓面價4416元/平方米,成爲當年相城區地價之冠;同一年,雅戈爾摘得杭州市杭州商學院地塊,轟動杭州地產界。

對於雅戈爾而言,最出彩的莫過於2010年,雅戈爾以24.21億元競得杭州市申花區53號地塊和56號地塊,成交價格達11.65億元和12.56億元,合計24.21億元,刷新了當地土地出讓的單價紀錄。

地產成爲雅戈爾絕對的主業。以2009年爲例,雅戈爾房地產業務取得了51.96億元的營收,淨利潤達11.91億元,而同期服裝板塊的淨利潤僅爲4.45億元。

盛極而衰,此後房市波折和股市的一蹶不振讓李如成的如意算盤落空。自2011年起,房地產調控開始逐漸實施,並顯現了威力,包括杭州、上海、寧波等雅戈爾布下重兵的城市均出臺了限購政策,樓市開始降溫。

調控開始的當年,雅戈爾的業績遭受重創。2011年,雅戈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0.49%至115.4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34%至17.6億元。

又設百億新賭局

如今,66歲的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已經躋身全球億萬富豪行列,他決定又要豪賭一把。這位近年已經逐漸淡出公司運營的服裝界大佬,去年年底又再度站到臺前,宣布了一項超級計劃——「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雅戈爾」。

新材料、新面料、新工藝、新品牌和新服務——李如成宣布,他將在三年時間內,投入100億元,啓動科技與創新戰略,「打造服裝實體產業發展的加速度,成爲中國服裝行業、乃至整個服務產業的時尚坐標。」

爲此,李如成蓄勢已久。2015年,他挖來了喬治阿瑪尼的設計師、臺灣人龔乃傑擔任公司設計總監。新裝修的雅戈爾之家,請來的是頂尖設計師Philip Handford,以往他們只爲Burberry等奢侈品牌設計門店空間。

爲此,李如成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飛赴歐洲,拜訪各大頂級面料供應商。這些有着上百年歷史的供應商,以前主要供應LV等傳統奢侈品牌。他堅信,中國市場的時尚傳導機制,會複製歐美市場的傳統發展路徑——大衆會追隨各個領域的偶像級人物的一舉一動,從而掀起時尚的大變遷。

雖然不確定因素和爭議頗多,這條道路依然前途未卜,但這位不服輸的服裝大佬決心已定,想把傳統上一直消費國際品牌的那些消費者,一個個爭取到自己的隊伍裏來。

這一次,他會賭贏嗎?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94142/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