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賬是否能成爲下一個盲盒,取決於平衡工具與玩具的價值

原標題:手賬是否能成爲下一個盲盒,取決於平衡工具與玩具的價值

手賬行業從外在上是個「兒童」,從內在上是久經風雨的「成年人」,這兩者糅合在一起,正是手賬行業的魅力,隱藏着無限可能。

那麼陌生,又如此熟悉

今天,從阿里釘釘、企業微信到飛書,從微博到微信,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的人生軌跡都被電子化、數據化。這些看似智能、便利、高效,實際上降低了我們對生活的感知,壓抑了每個人的個性,工作被困在乏味單調的格子間裡。

手賬的出現,幫助你逃離庸庸碌碌的線上生活,幫助你尋找到工作的樂趣,體會到成長的美妙。狹義的認識,手賬是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備忘冊,要真正認識手賬,學會使用手賬,並發現其中的樂趣,至少從三個層面值得你我細細品味。

文化層面:手賬是舶來品,是日本文化的縮影。手賬記錄的是人生中點滴細節、清晰的時間軌跡、豐富的文字內容,這是一種嚴謹、認真的人生態度。今天,我們追求消費升級、中國智造都離不開這嚴謹文化的訓練,手賬正是嚴謹文化下的產物。

生活層面:手賬是生活瑣事的內容載體,相當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紀錄片,不加修飾呈現了一個人豐富、真實。你的小煩惱、去過的餐廳,驚喜之旅,不堪的面試/相親等。手賬讓你感受到生活的溫度,切身體驗到生活的奇妙。

工作層面:手賬相當於工作便利貼的「集合」,讓你平時閃現的靈感,突然冒出來的工作,新的工作計劃都能井然有序呈現並提醒你準時落地執行。手賬裏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內容,累計了你的工作技能,不知不覺優化個人的職業管理。

玩/用,走向截然相反兩個方向

由於手賬身上有濃濃的日本文化的影子,手賬的功能在國內市場仍很模糊,有的說它是小衆產品,有的說它基礎配置的學習工具,因此目前,國內手賬行業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發展方向。

在國內,作爲小衆產品的手賬屬性,實際上逐漸了背離了日本文化。手賬越來越像奢侈品,一本手賬從幾百到幾千塊,這可不是日本人對必需品的價格定位。

手賬基礎的紀錄功能被消解,對手賬做包裝,作匹配,不是生活品,而成爲收集品,成爲個人身份的彰顯,而不是體現個性。手賬原本是「用」的,現在卻變成「玩」。手賬在「玩具」這條路越走越瘋狂。

國產文具品牌「三年二班」推出主打手帳的紙本品類,以創新設計滿足的學生文具用品。國內文具行業的老大得力,推出了一套國風版的手賬禮盒,滿滿的國風範,充滿中國古典、宮廷風格。越看越好看,你還捨得用?所以這已不是工具,更像IP營銷。

所以,要進入手賬行業的朋友們,你要想清楚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你是將手賬看作玩具還是工具。很多人看到盲盒大火,還催生了一家千億市值公司。許多人把手賬作爲第二個盲盒,請你記住盲盒本質上是一個玩具,甚至是賭博性質的玩具。

新華社一篇文章中評論稱,”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手賬成爲第二個盲盒的概率微乎其微。

打開手賬市場要過的關口

新冠疫情,帶火了各種線上辦公工具,同時讓我們的生活慢下來,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思考如何好好生活,這無形爲手賬市場提供了戰略性的機遇。

現在,消費市場上流行一句話:所有消費品都值得被重做一遍。這句話,放在手賬市場,更廣闊定義放在玩具、文具市場同樣也使用。不管是文具市場的舊勢力,還是潮牌玩具的新力量,都對手賬市場的大蛋糕虎視眈眈。問題的關鍵,怎樣的工具,怎樣的策略,啃下其中最大的一塊。

手賬不能僅是單一的產品,即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沒有想象的空間。以手賬爲核心配置延伸產品,形成一套手賬產品矩陣,包括紙膠帶、貼紙、便籤、鋼筆、印章等。圍繞這些輔助產品,打造不同的產品組合。這些組合基於手賬功能充分發揮而配置,不是無中生有,強化手賬的功能,拓寬使用場景。

手賬主要集中於學生族、上班族兩類消費羣體。面對學生,手賬在學習計劃、同學情誼、外觀設計上下功夫,引導學生增加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的效率,走出手機世界後,以第一選擇紀錄個人的祕密。

面對上班族,再細分,針對女性羣體,手賬平衡辦公與設計屬性,兼容日常化、職業化、趣味化,防止手賬成爲華而不實攀比心理的裝飾品。面對男性羣體,成爲名片的延伸,紀錄的內容,承載職位賦予你的工作責任,見證每一次工作能力提升。手賬與手錶一樣,有機會成爲成熟職業男性的標配。

手賬能在短時間贏得年輕人的喜愛,離不開在設計上下功夫。從材質到外觀,帶來的手感體驗、畫面衝擊,瞬間抓住消費者的心。在外觀設計上,手賬聯合國內大IP,各種動漫、歷史文化、影視做文章,也是快速普及手賬,讓更多人接受使用手賬,手賬文化成爲流行文化的主要力量。

手賬更多出現在文具店,沒有獨立的展現場景。建立以手賬爲核心的體驗店是當務之急,各種學習用品的搭配,輔助日本的流行文化,深刻認識手賬爲何在日本普及。這種新的體驗刺激,改觀學習、生活的認知,有利於進一步明確手賬的地位,手賬文化的傳播推廣。

手賬行業內的從業者,鎖定年輕化目標人羣,創造極佳體驗認知學習場景,讓他們有充分的選擇,找到屬於自己的手賬,值得將自己的工作、祕密、故事紀錄下來,這是一件很酷的事!

結語

工具也好,玩具也罷,手賬行業的從業者都不能忘掉這兩個屬性,關鍵是找到核心人羣,做好平衡。手賬行業從外在上是個「兒童」,從內在上是久經風雨的「成年人」,這兩者糅合在一起,正是手賬行業的魅力,隱藏着的無限可能。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文章 好看就點這裡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9391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