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玉雕大師直播首秀觀看人數超10萬,玩物得志讓傳統文化「破圈」

原標題:國家級玉雕大師直播首秀觀看人數超10萬,玩物得志讓傳統文化「破圈」

「蘇州」二字,早已超出一座城市的定義,既是氤氳着古韻風情、迴響着吳儂軟語的江南水鄉,又是代表着中國玉石雕刻技藝最高水準的玉雕之鄉,承載着千年百代對文化藝術的至高嚮往。大自然作用下的千年玉石,歷經蘇州匠人巧奪天工的技藝,瞬間化作匠心獨運的美玉臻品,不僅雕琢器物,更雕琢文明,雕琢人心。

9月17日,一件件精心雕琢的美玉亮相玩物得志APP(以下簡稱「玩物得志」)《文玩錢塘會》直播間。玩物得志CMO錢塘化身主播,走進中國玉雕發源地之一的蘇州,與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蘇州文同軒玉雕藝術工作室總設計師範同生和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師、蘇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祕書長張一弛同框,通過對話大師與直播帶貨的互聯網營銷模式推廣蘇州古老的傳統民間雕刻藝術,直播間熱度持續走高,觀看人數超10萬。

蘇州玉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無論是圓雕還是平雕,都精美別致,圖案線條剛柔結合,婉轉流暢,毫不拖泥帶水,給人以方寸之間天地闊之感。此次《文玩錢塘會》走進蘇州,帶領玩物得志用戶直觀感受由國家級大師帶來的驚豔視覺的獨特雕刻工藝,窺探蘇州玉雕工藝的冰山一?。

此次做客《文玩錢塘會》直播間的大師範同生是新一代玉雕大師中的代表人物。1994年,範同生隻身一人前往蘇州拜師學藝,專攻蘇作玉器工藝,歷經10年的磨練,2003年他看準玉器市場的發展潛力,開始創業,開辦了文同軒玉雕工作室,並持續開展教學培訓,傳承蘇州玉雕技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範同生還有自己新的創意,他的作品風格不拘一格,構思巧妙,神形兼備,既有中國傳統木雕、石雕的刀法,又有西方現代雕塑的構圖,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本場直播過程中,大師範同生與玩物得志的用戶們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玉雕求學經歷與對玉石文化的理解,他表示,一門手藝的生命力不僅在於技藝的傳承,關鍵還在於文化的弘揚。一塊好玉如同一汪清澈的湖水,令人心曠神怡,欣賞玉、把玩玉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此次在《文玩錢塘會》進行直播首秀是希望傳承獨特的蘇作玉器雕刻工藝,讓文化薪火代代相傳。直播期間,範同生還展示了自己的多件壓箱珍寶,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了蘇州玉雕的精妙創意與完美工藝。

直播還設置了三場整點贈送禮品環節,玩物得志向熱情觀衆派發由範同生大師出版的《玉雕工藝基礎》、精緻刺繡畫與精美鐵藝茶壺等驚喜禮品,瞬間點燃直播現場熱度。錢塘表示,蘇州是我國的玉雕聖地,匯聚了大批各具風格的玉雕大師。此次《文玩錢塘會》走進蘇州是希望讓當前主流的直播經濟,與蘇州玉雕產業碰撞,通過全新的營銷理念讓傳統玉雕文化破圈。

張一弛老師則表示,古人有「君子比德如玉」的說法,認爲玉有「仁、義、禮、智、信」五德,人只有具備了玉的這些高尚品德才能成爲君子,實現人的最高境界。這說明藝術品蘊含着豐富的精神內涵,藝術的傳承也正是精神文化的傳承。此次與玩物得志共同開展直播也是希望聯合行業領先的直播電商平臺,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精神內核。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的趨勢逐漸向縱深發展,傳統的文化內容生產、傳播和消費的模式也在發生着深刻的變革。而此次玩物得志藉助互聯網直播優勢,搭建文化傳播載體,讓蘇州玉雕文化在繼承中發展。本次打造的第五期《文玩錢塘會》—對話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範同生,通過與行業領軍人物和學界大咖的高端論壇,正式拉開了蘇州玉雕行業直播帶貨模式的新浪潮。通過「互聯網+文化」鏈接普通大衆與國家級大師,讓年輕用戶通過網絡直播平臺接觸藝術收藏,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同時「火起來」。

本次直播的另一大亮點是採用了全新的專業設備和技術團隊,充分發揮玩物得志直播技術的流暢高效,確保本次節目的超高清視覺感受。《文玩錢塘會》幫助文玩行業大師紛紛接觸直播玩法,完成直播首秀,爲傳統行業注入全新活力,提供更加多元化,靈活的營銷玩法,直接推動行業整體直播化進程。

《文玩錢塘會》是玩物得志官方打造成的,立足文玩收藏領域的一檔高端視聽節目,高訪談格調、高話題深度、高直播技術,通過互聯網直播的新模式,將「藏在深閨」的文化藝術品呈現在大衆視野中,普及收藏知識,營造收藏氛圍,增強大衆對藝術收藏的認同感,讓行業實現破圈。

此前《文玩錢塘會》已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鳳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知名藝術品收藏家吳小剛、古磚收藏家邵三房等多位大咖展開精彩對談,未來玩物得志將通過更多的節目形態,探索更多藝術品原產地及藝術收藏圈層,持續與更多國家級大師和收藏界大咖對話,通過直播與用戶互動,讓普通大衆直觀感受到大師的精妙創意與完美工藝,真實體驗文玩藏品的魅力。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84205/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