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千頃田 糧香飄萬家

水潤千頃田 糧香飄萬家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新沂正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更新農田水利,推廣精準灌溉,發展智慧農業,加快發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確保糧食的穩產、增產、高產。

一大早,在阿湖鎮蘆湖村一處田地裏,村民郇海娟正在與農業專家查看水稻育秧的生長情況,做好田間監測。而早在幾個月前,這裡的土地還無人問津,如今荒地變良田,不僅發揮了它的價值,還成爲老百姓的豐收田。

「我們這個去年流轉土地的時候有些人都不敢包,我們聽說要建設灌溉農田的基站,包了300畝地嘗試一下,現在基站建得正合我們心意。」郇海娟笑着說。

這座穿着「土黃」色外衣的就是去年新建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巨峯站,它的「到來」不僅改變農業生產結構、提高生產效率,還給村民們發展特色農業喫了一顆定心丸。郇海娟告訴記者,過去都是僱人澆地,一人一天最多澆10畝,現在是農田灌溉,一天就能澆完所有地。

「這個基站修好,已經投入使用,我們家這塊育苗是三畝多,育苗育的小秧夠栽100多畝地,還有別的地塊兒育苗正在成長,等到我們小麥收割完畢,我們就可以栽。」郇海娟告訴記者。

如今,家家地裏都建有灌溉管和排水管,既不用擔心地旱,也不用擔心地澇,讓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民生「福利」。目前,阿湖鎮蘆湖村已新建3座泵站,硬化道路14000米,修建防滲渠17000米,覆蓋全村耕地面積4500畝。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在蘆湖村的田野間正徐徐展開。

「目前高標準農田建設在蘆湖村已經達到了全覆蓋,小麥、水稻後期生長得到了保障,跟我們農林農田林網一些配套設施旁邊栽植了樹木大概4500餘株,爲我們蘆湖村經濟發展提高了經濟保障,村集體收入比以往提高20%,每年能新增10萬餘元。」蘆湖村黨支部書記陳亞南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農民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民生工程。一直以來,阿湖鎮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爲主攻方向,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把更多的「望天田」變成「高產田」。截至目前,阿湖鎮共建成高標準農田9萬畝。

而阿湖鎮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只是新沂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沂市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提升糧食產能爲目標,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注重綜合配套的保護和提升,注重推進產業的發展和優化,已建成的項目區配套完善林網、渠網、路網,農田灌排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和農機作業能力大幅提升,推動了沿湖優質稻麥產業、沂西優質糧菜產業等複合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趙夫利對記者說:「2021年度新沂市建設高標準農田6.1萬畝,涉及阿湖、高流、棋盤、馬陵山等7個鎮(街道)23個行政村,經過所有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實現了當年任務當年完成,項目的實施加快了土地流轉,同時積極促進了村集體增收,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新沂市在做大做強優質糧油等四大產業集羣的同時,以綠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爲方向,大力推進優勢特色農業規模連片發展,大幅度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截至目前,新沂市已形成四個10萬畝以上的高標準農田規模開發項目區,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 9.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0.44 萬畝,計劃總投資2.8 億元,畝均投入由之前 1750 元提高到 3000 元,將使新沂市10個鎮(街道)38個行政村農民羣衆受益,我們將繼續嚴格項目管理,爲新沂市鄉村振興事業增磚添瓦。」趙夫利接着說。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82437/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