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與丞相有何區別,哪個才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原標題:宰相與丞相有何區別,哪個才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是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

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職不同,因爲出土文物秦國東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這證明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秦國的第1個相國是樛遊,後來秦武王增設左右丞相作爲相邦的副手,此後相國與左右丞相同時並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續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時,秦朝才又增加設置了中丞相一職,此時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同時存在。漢承秦制,依然設置相國,同時設置丞相作爲相國的副手。

西漢也設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爲大司徒,這段時間有300多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自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這200餘年間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但時間很短。

三國和晉南北朝370年間,除蜀和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不設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爲左右丞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爲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

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置斷斷續續,作爲官名的丞相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

區別: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1、宰相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史傳商代有伊尹爲相,周代周公爲太宰,皆爲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爲宰相。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羣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爲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羣人。遼朝早期設北面官、南面官,有所謂北宰相、南宰相,有學者認爲是可汗之下統帥部族的首領,非宰輔性質,存疑。

2、丞相

丞相與相國不同,丞相是相國的副手,相國在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國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設置相邦。呂不韋免職後,沒有人擔任相邦,但丞相一職得到保留。

秦統一以後繼續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設中丞相。漢承秦制,依然設置相國,同時設置丞相作爲相國的副手,西漢第1任相國是韓信。然後依次是曹參第1次任相國、傅寬任相國、蕭何第1次任相國、樊噲任相國、周勃任相國、蕭何第2次擔任相國,蕭何第2次任相國死後,曹參第2次繼任相國。

曹參第2次任相國之後,暫時不設相國,直到呂產擔任相國,在這期間,丞相一直作爲相國的副手協助相國,呂產之後,西漢無人擔任相國一職,但繼續保留丞相,至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爲大司徒,這段時間有300多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自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這200餘年間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但時間很短。

三國和晉南北朝370年間,除蜀和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不設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爲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爲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置斷斷續續,作爲官名的丞相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

秦漢時期尚無官品制度,因此秦漢的相國及其副手丞相都沒有官品,但在三國時期撤銷相國官職之後,丞相是百官之長,其官階是最高的,當時的官階是用秩俸來顯示的,丞相的秩俸號稱萬石。

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官人法制度爲每個官職設計了任用的資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資品被人們稱之爲官品,丞相官品爲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優秀的人來擔任。梁武帝改革,爲官品加注,「帝於品下注一品秩爲萬石」。這樣官品就有了官階的含義,一品官,就是國家組織中最高的官。

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從原來的官品。唐代的左、右僕射官品爲從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從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書左、右僕射官品爲從一品,改爲左、右丞相之後,代替了原來三省長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爲一品。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7847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