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原標題:《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文 | 陳海洋

2020年8月21日,管虎執導,黃志忠、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歐豪等主演的抗戰電影《八佰》正式在全國各大影院上線。截至8月31日,官方發布最新票房情況,稱《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19億,成爲2020年全球第一部連續10天票房過億的電影。同時,也助推兩位主演張譯和歐豪步入「百億票房俱樂部」。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八佰》海報

《八佰》的上映,可謂一波三折。這部影片的劇本早在2011年就開始創作,2013年立項,2017年正式開機,2019年4月發布正式海報,稱定於6月5日上映,卻又在6月初突然遭遇撤檔。2019年末,《八佰》的上映又一度被提上日程,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擊,又讓大量本來已經排好片的影片紛紛下線。直到2020年8月2日,才正式官宣定檔8月21日上映。其間三度重啓、40次改稿、18個月搭景、230天拍攝……歷經的各種磨難,足可以再拍一部電影出來。

《八佰》的故事背景,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團副謝晉元的指揮下,於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本侵略者的這一段歷史。「八百壯士」孤軍奮戰了整整四天四夜,大大激發了人民的鬥志與抗戰的熱情,並因此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2014年,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追認爲英雄羣體。

如果說「八百壯士」捍衛的是一個民族的尊嚴。那麼管虎和《八佰》所捍衛的,就是中國電影人的創作初心

01

抗日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段鮮血和生命熔鑄而成的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而這段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後,也經常被改編成各種電影、電視劇,搬上銀幕,讓後來者回顧那些血與火背後的輝煌。

只是到了21世紀,「主旋律」的抗戰題材的影視,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討喜。在知名影評網站豆瓣上,抗戰片甚至一度淪落到了「給一星都是客氣」的地步。這並非生於和平年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對抗日先烈有輕視或不敬,而是因爲提及這些低分抗戰片,都有一個貌似高大上實爲矮矬醜的概念:抗日神劇。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抗日神劇」名場面:手撕鬼子

所謂「抗日神劇」是指近年來不斷湧現出的一系列以抗戰爲背景,但嚴重歪曲史實,把慘烈的戰爭遊戲化、我軍無敵化、國軍懦夫化、日僞白癡化的電視劇的總稱。這些「神劇」不乏投資極高的大製作,且很多都有知名演員壓陣,但摻雜着大量過度誇張、穿越、不合常理的的雷人劇情。其共同特徵是把日軍塑造得極其弱智,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軍近乎無敵的神勇,動輒幾個人就能如「刷副本」一樣全殲一個連、一個營甚至一個團的日軍。這樣毫無底線的拔高我方、矮化敵人,把戰爭片硬生生拍成玄幻片,並不是「愛國」的體現,反而是對浴血奮戰的抗戰英烈們的歪曲和不敬,甚至可以說是違背了民族情感。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正是由於大量「抗日神劇」充斥着屏幕,導致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近年來的輿論評價一路走低,連帶着其他主旋律影視劇也受到拖累。甚至有一些比較激進的網友,還沒看片,見到「主旋律」之類題材就先人均一星起步。

這個大環境下,《八佰》的成功,至少說明了,我們是可以拍出叫座的抗戰片的,只看你有沒有這個心。

02

《八佰》的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反映抗戰的影片,還是一部反映國民黨軍隊抗戰的影片。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軍」在民間的形象相當糟糕。而在大量抗戰片裡,國軍要麼完全銷聲匿跡,要麼被一筆帶過,要麼乾脆被塑造成和侵華日軍穿一條褲子的「好基友」。要拍抗戰片,國軍出不出場?以什麼樣的形象出場?都是極其敏感的問題,稍有疏漏,片子可能就過不了審。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1986年,內地電影界發生了一件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以1938年臺兒莊大捷爲題材的影片《血戰臺兒莊》全國上映,這是第一部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正面描寫國軍抗日的電影。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血戰臺兒莊》

20世紀80年代,仍然是一個極其講究「政治正確」、近乎非黑即白的時代。當時儘管已改革開放多年,蔣介石仍然被蔑稱「蔣光頭」,國軍則被稱「蔣匪軍」,基本還處於人人喊打的陰影下。這樣的大環境,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拍一部國民黨爲「正面人物」的電影,無疑是要承擔極大風險的。主創方自然要秉承對真實歷史負責的態度,盡力還原歷史真相。但拍得認不認真是一回事,觀衆買不買賬又是另一回事。即使排除萬難過了審、上了映,能不能賣座,都是未知數。

劇本研討會上,專門邀請了與國民黨有密切關係的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以及前國民黨將領鄭洞國、覃異之等人參加。在會上,程思遠明確提出:「(這個電影)要拍出兩個人物形象:一是銀幕前國軍官兵當年抗日時的形象;一是銀幕後的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博大、高瞻遠矚、實事求是的形象」。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程思遠

03

最終,頂着重重的壓力,《血戰臺兒莊》公映了。影片做到了程思遠所要求的「真實客觀地反映國軍對抗戰所作貢獻」,正面肯定了抗戰中國民黨將領、官兵捨生忘死、保家衛國的歷史功績。在上映後立即獲得好評,至今仍被譽爲是「最貼近史實的歷史巨製」。其票房是幾近「喪心病狂」的2.7億——80年代一張電影票大概也就3到5毛錢的樣子,如果按照現在一張電影票30~50元來換算,《血戰臺兒莊》放到現在相當於300億票房。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血戰臺兒莊》中蔣介石在日軍轟炸下鎮定指揮的鏡頭

《血戰臺兒莊》的評價之高,影響力之大,甚至突破了臺灣海峽的阻隔。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慕名弄到了電影的拷貝,看完後很高興,稱「這個片子對我父親的演繹是客觀公正的,沒有醜化和抹黑我父親。大陸能拍認可我們抗戰的電影,可以看出對臺灣的政策已經大有改觀,我們對大陸的態度應該也要做些調整。」而李宗仁的兒子李幼鄰更是只看了幾分鐘就激動得淚流滿面。

沒過多久,臺灣方面開放了國民黨老兵回大陸探親。僵持了幾十年的海峽兩岸之間的堅冰,居然因爲一部電影的上映,開始逐漸融化。

此後,國軍也終於漸漸成爲抗戰片中的「常客」。1993年廣西電影製片廠以崑崙關戰役爲背景的《鐵血崑崙關》、201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以常德會戰爲題材的《喋血孤城》都登上了銀幕。同時,影視劇中的國軍將領,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人物,也都擺脫了曾經「紙片人」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如《喋血孤城》裡的餘程萬、《亮劍》裡的楚雲飛、《歷史的天空》裡的陳默涵、《戰長沙》裡的顧紹桓,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亮劍》中的楚雲飛

《八佰》也象徵着一個時代的延續。

04

實際上,要拍好主旋律的片子並不困難。早在《八佰》之前,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甚至上古時期的《地道戰》《地雷戰》等影視作品,都已經給大家示範了如何得體地還原那段歷史。只是很多人太急功近利,把「抗戰」當成一片能旱澇保收的大田,什麼人都想強行擠進去分一杯羹,結果就是抗戰題材的影視劇越拍越同質化。有人就開始往「標新立異」的路子上琢磨,最後「標」過了頭,亂燉成一鍋各種離奇情節的「神劇」大雜燴。

相比之下,《八佰》的導演管虎就要務實很多。管虎其人名頭不如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名導響亮,但他導的很多作品如《黑洞》《冬至》《生存之民工》《沂蒙》《老炮兒》等,評價都很高。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管虎

爲了拍《八佰》,管虎做了大量工作:爲了體現出「衆生相」,所有羣衆演員都有自己專屬的人設和背景,絕非僅僅打個醬油;爲了拍出真實的「八百壯士」和「日本鬼子」,劇組從武校、中戲和北電等專業院校挑選了幾百名專業學生,提前半年開始集訓;很多武器比如照明彈、煙霧彈等,用的都是實打實的真傢伙……從2011年創作劇本到2020年上映,《八佰》真的可以說是十年一劍。

《八佰》剛上映時,豆瓣上的評分一度達到8.4分,現在雖然回落至7.7分,但在多如過江之鯽的國產抗戰片中,仍不失爲一部評價較高的作品。

《八佰》在豆瓣的評分

《八佰》在影院全面復工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創造了如此亮眼的票房,揭示出一個道理:我們完全有能力拍出優秀的抗戰片,只要各方齊心合力,就能創造出能震撼人心的作品。希望在抗戰題材上,日後能夠出現更多超越《八佰》的標杆之作。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74029/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