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文|富貴

「創業潮」席捲了整個衛視,而「穿越風」則刮遍了視頻網站。

搜狐的《我在大理寺當寵物》、騰訊的《雙世寵妃2》、愛奇藝的《唐磚》、優酷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這幾部當下視頻網站的主打熱播劇,都在以不同的視角上演穿越大戲,「貓穿」「女穿」「男穿」「魂穿」,穿法也各不相同。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只是,整體的成績卻都不太亮眼。有第一部光環加持的《雙世寵妃2》雖開播時,憑藉「綠光吻」賺了一波眼球,鵝廠也在狂撒錢爲其打call,但還是和《顫抖吧!阿部2》一樣,陷入了熱度「高開低走」的窘境。

陳嘉上、張曉龍坐鎮,集結了張佳寧、張智堯、袁詠儀的《唐磚》,開播當日,何炅、王凱、易烊千璽、楊紫等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集體在微博上爲其宣傳助威,可觀衆卻並不買賬,播到現在依舊能沒翻起多少水花。

總的來說,這股「穿越風」雖然吹得面積夠大,但和曾經的「穿越王者」們相比,四部加在一起的威力都抵不上一個。

穿越的前世今生

《尋秦記》是公認的「穿越鼻祖」,但實際上,國內最早的穿越劇並不是它,而是1990年周海媚和黎明主演的愛情喜劇《回到未嫁時》,劇裏周海媚飾演的八妹,因爲一部神奇的遊戲機穿越回到了四年前,與黎明飾演的浩然重新追愛。

不過,《尋秦記》雖不是「鼻祖」,但「穿越劇」的時代確實是由它開啓的,次年播出的《穿越時空的愛戀》又再一次助推了「穿越風潮」,而這兩部劇也基本上奠定了國內穿越劇的兩大主調——事業和愛情。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唐磚》《楊凌傳》和《尋秦記》一樣屬於「事業型穿越」,講得是小人物or無名英雄的成長奮鬥史;《雙世寵妃2》則與《穿越時空的戀愛》同屬一類,說得是才子佳人的愛情童話。但這兩種類型基本上都是混在一起的,談戀愛的時候也會做點事業,拼事業的時候也會收穫戀情。

在《穿越時空的愛戀》後,「穿越劇」進入了一段低谷期。到2010年,在《魔幻手機》《神話》的助推下才又逐漸起色,2011年《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先後播出後,「穿越劇」進入了巔峯期,成爲當時炙手可熱的電視劇類型。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而「穿越劇」能在低谷迅速攀頂,完全是電視媒體一手策劃的結果。2005年「清穿鼻祖」《夢回大清》在晉江上連載後,收穫了大批讀者的喜愛,而在桐華的《步步驚心》、李歆的《獨步天下》等其他「清穿」小說接連推出後,「穿越」徹底成了小說市場的主流。

從中看到了商機的電視媒體,旋即製作推出了《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並藉助互聯網利用「病毒式營銷」手段,將其推成了「爆款」。隨後,其他影視製作公司也紛紛投入了「穿越」事業,《女媧傳說之靈珠》《夢回三國》等各種穿越劇爭相播出,造成了穿越劇火爆盛行的局面。

除了電視媒體的營銷,這些「穿越劇」裏明顯的「女權至上」觀念,也是助推其走向巔峯的一大主因。不管是《宮鎖心玉》裡的「晴川」,還是《步步驚心》裡的「若曦」,這些穿越回古代的女性身上都具備了明顯的現代特性,獨立、堅韌、不屈服,而這些觀念與當時正在崛起的「女權思想」也是對應的。

但好景不長,由於被指違背歷史和誤導青少年,剛火爆不久的「穿越劇」就被廣電限制在衛視黃金檔播出,自此,「穿越劇」又跌回了谷底。

到2015年,《太子妃升職記》在樂視播出後,「穿越劇」又在視頻網站掀起了新熱潮,隨後類似《太子妃升職記》一樣的穿越神劇,一波接一波的在各大視頻網站播出。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穿越的招式花樣繁多,古穿今、現穿古、男穿男、男穿女、女穿男、本體穿、魂體穿等,故事表達方式也越發網絡化,甜寵、喜劇等相對輕鬆戲謔的風格成了主流,「穿越劇」儼然成了「下飯劇」,這也正是想「借網重生」的「穿越劇」無法重回巔峯的原因。

「戲謔」緣何成了「穿越劇」的「重生」阻力?

逃避現實、 追求夢境是觀衆起初癡迷「穿越劇」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尋秦記》還是《步步驚心》,穿越回古代的現代人,都能清楚的預見每一個人的未來,可以輕鬆的趨吉避兇,把寶押在「歷史的勝者」身上。

再加上電視媒體的帶領,第一批看「穿越劇」的觀衆自然就深陷其中,隨後又在「流行即美」的推動下,越來越多抱着獵奇心理的觀衆也投入到了「穿越劇」的懷抱。

但當越來越多的「穿越劇」充斥在觀衆的眼前後,「奇」就不存在,而網絡越發戲謔化的手法也讓「夢境」徹底成了虛幻,觀衆再也無法沉浸其中。

原因很簡單,現象世界同樣需要基本法,想要讓觀衆信服劇集所創造的世界,就必須讓它是真實可信的,否則觀衆產生不了代入感,也就無法移情。

《萌妻食神》《炮灰攻略》《親愛的活祖宗》《雙世寵妃》等今年網播的「穿越劇」,都打着做「年輕人的菜」的旗號,把故事戲劇化的部分無限放大,劇情邏輯混亂,內裏精神空洞,全靠一個接一個無釐頭和無下限的操作博眼球。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這樣的做法雖然爲「穿越劇」吸引了一定的受衆,卻也讓其成了大部分觀衆眼裡的「神劇」,最終使想「借網重生」的「穿越劇」被束縛在小衆的圈子裡。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穿越劇」並不是一個「新物種」,而是一個拼湊出來的劇集類型。內容上是權謀、宮鬥、愛情、職場等多種元素的拼湊,形式上是古代、現代、歷史等的拼湊,歷史依據上是史實和「戲劇杜撰」的拼湊。

而「穿越」不過是一個過渡的橋段,如果穿越到宮廷,它可能是一部宮鬥劇或是言情劇,如果穿越到江湖,它很可能就是一部武俠劇。

起初,這種拼湊而成的「陌生感」確實能給觀衆帶來新鮮,但時間一長,觀衆明白了套路,再加上「穿越劇」本身內容的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觀衆自然也就「愛無能」。

《雙世寵妃》第一部能擁有一定的熱度,一則靠甜寵,二則靠「兩個曲小檀」的設定。第二部看似做了創新弄了「兩個八王爺」,但不過是把第一部女主的設定放到了男主的身上。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再加上第一部之後,甜寵類的穿越網劇激增,觀衆已經有了免疫。所以,即便鵝廠的賣力宣傳,在各大公交站投放硬廣,觀衆也喫不香。

《唐磚》和《楊凌傳》無法擁有話題度,同樣也是因爲創意上嚴重「貧血」,故事落於俗套,看似正向的內容裏又夾雜了太多嬉笑,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

實際上,除了以上兩點原因,最根本的還是「穿越劇」和「武俠劇」一樣,都是一個過時的存在,一則是它們最初興起的本土「穿越小說」和「武俠小說」已經被主流文化所拋棄了,成了過去的經典;二則是它們「古穿今」「今穿古」的故事表達方式與當下觀衆的主流審美脫節了,也再很難再帶出新意。

不過,「穿越劇」想重回《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時期的巔峯,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用魔幻的元素說現實的故事或許會是條出路。

韓國去年大熱的《告白夫婦》和今年的《認識的妻子》,都是借「穿越」進行現實對照,訴說婚姻哲學;高口碑的《名不虛傳》藉助「穿越」以古今醫者的故事,描繪醫者仁心;被奉爲「經典」的《九回時間旅行》則用「穿越」連成的時間旅行,闡述了「愛所愛的人,做想做的事」的道理。

「過時」的穿越劇能否「向死而生」?

曾經的「穿越時代」已經過去了,新的穿越故事想要開啓,還需多點創意,多點耐心。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59162/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