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选择人生的道路时,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原标题:武志红:选择人生的道路时,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文章摘自《对白》

所谓命运,就是你的内在心灵不断地向外投射,并一一展现在这个世界上,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心”深刻地塑造了你的人生。

谈到“选择”二字,我有一种感动,真的像是跨越了时空,回到当年刚考上北京大学的时候,我还只有十八岁。今天的我,很想带着四十六岁时的种种经历、体验和感受,和十八岁的自己说说话。

一想到“穿越时空”,我会有一点小小的得意—无论是否能够回到过去,我的人生中的“遗憾”似乎不是特别多。

为什么呢?我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我选择人生的道路时,一直都很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一直都在跟随自己的感觉来做决定。这样的一生,好像有着一种内在的自洽性和内在的满足感,任何时候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也像是没有太多的遗憾。

到底有没有“命运”?

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选择你的命运”。“选择”和“命运”这两个词,听起来都非常普通,但我相信很多人在听到“命运”二字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个外在的“命运之神”,掌控着你的人生。

命运到底掌握在“命运之神”的手中,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呢?这就与“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选择有两种 :一种是自主选择,我们也称之为主动选择;还有一种是被动选择。如果你总是在“被动选择”,那么,这种被“命运之神”操控的感觉会非常强,你会觉得似乎真的有一个外在的力量,主导和编织着你的命运,驱使着你走上某些道路。

但是,假如在一生中的多数时候,你都能带着一种自主意识,进行主动选择,这时你会产生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所谓命运,像是从内在生发出来的一种力量,不断地向外投射,不断地展开。这种情况之下,你不会那么轻易地受到外在的“命运之神”的影响。

讲到这个话题,不妨分享我的一个朋友的故事。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有一天,他来找我谈话,说自己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上遇到了困扰。讲述事件过程的时候,他不断地重复一句话 :“这是命。”

他第一次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只当是一个普通的感慨,每个人都会感慨命运嘛。可是没过几分钟,他又说了一遍“这是命”。再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说到“这是命”。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意识—事不过三。如果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将一句话重复了三遍,说明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含义。

所以我就问他 :“你刚才不断地说‘这是命’,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具体化技术”,经此一问,他就展开了。

他有过很多次的相亲经历,大概多达三十几次。要说他的家庭和个人条件,在我们老家都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相亲总是不成功。最后一次被安排相亲的时候,他一进门,看见五六个女孩在那儿坐着,其中有一个最难看,他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千万不要是她。结果,别人准备介绍给他的偏偏就是这位姑娘,他竟然也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他的困扰在于 :男人不都喜欢美女或条件好的姑娘吗?为什么我会选择一个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呢?他感觉在那一刻,自己的脑袋被一个外在的“命运之神”打晕了,所以才做出一个稀里糊涂的选择。所以他一再地说 :“这是命。”

听了他的故事,我作为咨询师会觉得很荒唐 :明明是你自己答应的,是你自己选择的,为什么会赖“命运”呢?因为,他不能够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选择。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逐渐聊明白了。他曾经有过一个条件特别好的女朋友,但是最终选择了一个条件相对较差的女孩做他的妻子。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找一个“特别好”的伴侣。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特别好的伴侣,把对方当作“女神”或者“国王”来对待,那么在你们之间,对方永远高高在上,而你好像永远比人家矮一截。偶尔见一次,感觉真棒,对方真美,条件真好,但是整天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自己总处在这么一种“低人一等”的位置,你会产生一种深刻的自卑感。自卑感太重,同时又不愿意在自卑中活着的人,就不愿意选择那些条件特别好的人来做自己的终身伴侣,而是会选择一个条件比较差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首先,可控,对方完全在你的预料之中 ;其次,两个人的地位永远是你高,对方低,你可以把自己内心的自卑感淋漓尽致地投射到对方身上。

回到我那个朋友的故事。其实,他是根据自己内在的一种很深刻的需求选择了对方,但是因为他不能够理解自己的这个需求,所以就称其为命运。当把这个需求分析清楚了,他就明白了 :原来是他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他所做的选择,在别人看来可能不合理,在他自己的头脑看来也不合理,但是对他的内心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

讲到“选择”,我的一位来访者曾经转述过他的朋友的一句话,我后来也很喜欢引用 :“人生由千千万万个选择组成,做选择的时候,往往要面对一个基本矛盾 :这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而做的选择?当你老了,回顾自己的一生,如果发现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你都是在为别人做选择,那么你这辈子就白活了。”我的这位来访者引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能辜负自己。

追随你的心,尊重你的感觉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感到纳闷 :到底什么是“不辜负自己”?很多人会认为,我在做选择的时候,也是经过各种思量和考虑的,但我的人生好像过得不怎么样。

我们得知道,做选择的时候,有一项很重要的标准:你是根据头脑在选择,还是根据内心在选择?当然,还有很多人既不是根据头脑,也不是根据内心,而是根据父母、师长或某个权威人物的意见在做选择,这就与“不辜负自己”的信条完全背道而驰了。

在自主选择的情形下,如果你的决定多数是从头脑而来,而不是从内心而来,你会发现这一生好像过得也不是那么“对”。所以,谈及这个话题时,我特别喜欢引用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所说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跟随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他所表达的意思是,要追随你的心,尊重你的感觉。你的心和你的感觉,知道你要去哪儿,知道你想要什么,而你的头脑不知道。

为什么?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长在脖子上的是“我的脑袋”,但是,假如你的头脑和你的心、你的感觉不是统合的,尽管它在物理上的确是“你的脑袋”,其实里面充满的都是“别人的说法”。用乔布斯的话说,那些都是“别人的教条”。

但是这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 :你的心、你的感觉,经常是模模糊糊的,这会导致你在想要跟随自己的心、自己的感觉的时候,往往缺乏勇气。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根据自己的心和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的人,就会觉得他们都像勇士一样。

这个时候我要分享一段自己的经历。我出生于 1974 年,是在河北农村长大的。我觉得我人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选择,就是初中考高中的时候。那时流行一个什么事情呢?复读。我上初三那年,整个年级有八个班,接收了两百多个复读生,平均每个班要接收三十多个复读生。很多人都是在一年一年地复读,我们班最“资深”的那个复读生,在我念初三的时候,他相当于在念“初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想考中专和师范,不想考高中。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那个年代,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有着天壤之别。一旦考上中专或师范,农村户口就可以转为城镇户口了,我们称之为“鲤鱼跳龙门”。所以,中专和师范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于普通高中,竞争压力也是非常之大。我自己倒是从那时候起,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心理素质。

自从升入初三,每次大考,我的成绩都能前进一二十名,到了临中考的时候,我的成绩是可以考上中专或师范的。这在应届生中很少见。

当时我家又很穷,如果我能转成城镇户口,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家庭的压力。我一度也想根据头脑来做一个选择,报考中专或师范。当然,师范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想我应该报一个中专。

最后真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填报中专,而是填报了一所重点高中。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未来考高中、考大学是什么样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只是根据自己的一种非常非常微弱的感觉,改了自己的志愿。这么一改,我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样了。

假如那个时候,我报了中专或师范,几年以后毕业了,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回到县里,甚至回到乡里就业,所谓的“国家分配”。但是我考取了重点高中,最后又考上北京大学,我的人生在不断地拓宽,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选择。

当然,这样的经历在我的人生中非常之多,我经常会根据自己内心的一个模模糊糊的感觉去做那些重大的选择,而事实总是在证明,这种感觉、这种选择太对了。所以,我给大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建议就是—做选择的时候,首先你要问自己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吗?”其次你要问自己 :“我是在用头脑选择,还是在用心选择?”

我从事的是心理咨询职业,对人的内心充满好奇,也有各种各样的人向我寻求帮助,所以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也算是“阅人无数”了。我所见过的那些“过得比较好”的人,到了四十多岁仍然觉得自己“生命状态很不错”的人,他们普遍拥有一种共性,我将其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呢?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十几岁甚至几岁的时候,内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我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个念头,遵循了这个念头,从此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很不平常。

与之相反的是,太多人都是庸庸碌碌地过了一辈子,其中的差别就是,后者并不具备“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当你以“40-50 年”这样一个时间尺度来观察人生,你会清晰地看到,所谓命运,就是你的内在心灵不断地向外投射,并一一展现在这个世界上,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心”深刻地塑造了你的人生,这就是命运。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过去没有这么强的“自我意识”,怎么办?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寻找。你可以立刻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所做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还是别人的意愿?在我做选择的时候,敢不敢听从自己内心那些“模模糊糊的感觉”?

当然,假如大家一直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自主意识,突然间让你“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做选择,往往也容易犯错误。

对此我有一个建议 :不要一上来就在那些特别重大的问题上,去磨炼你的自主意识,磨炼你的感觉 ;你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比如在吃饭、购物等很普通的日常事务上,磨炼你的自主意识,逐渐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400140/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