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其實說白了寧古塔就是清朝專門用來發放犯人的地方。不過並非是專門發配女犯人,發配犯人不分男女。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寧古塔是一個地名,地處邊陲,環境惡劣,後來被當成流放地。不過曾經有一段時間,寧古塔是各族給朝廷進貢的轉收站。

要說這寧古塔是怎麼來的,還要和一個傳說有關。相傳曾經有6個兄弟,這6個兄弟各佔一方。而在滿語當中,六有寧古的意思,個爲塔,合起來就成了寧古塔。

那麼又怎麼成爲了發配犯人的地方呢?這因爲早年間,滿族人從這裡發家。把犯人發配到這裡,既可以修路築橋,改變老家面貌。又給這裡的人爲奴,彰顯皇家地位。

不就是被發配出去幹苦力嗎?這可要比砍頭或者是滿清十大酷刑好多了,犯得着這麼害怕嗎?其實是我們想簡單了。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因爲從紫禁城走到寧古塔,中間三四千裏的路程。這還是北方,如果犯人在南方犯的事兒,走到這個地方。還沒走到,可能就死在路上了。就算你僥倖走到了寧古塔,這裡生活條件也夠你受的。由於地處邊陲,自然環境非常惡劣。再加上犯人身份,喫不飽穿不暖是家常便飯,每年都有大批犯人凍死。

當時還流傳着一句話:人們都怕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10個黃泉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也不怕了。我們再退一步講,就算路上沒有累死,來到寧古塔也沒有凍死,與披甲人爲奴也不是好受的。

那麼這個披甲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呢?其實披甲人的身份也不高,他們是滿清入關的時候,那些「識時務爲俊傑」的人。什麼是識時務爲俊傑的人?就是那些明奸。

他們的地位只是比奴隸高了一兩個檔次而已,不過可不要小看這一兩個檔次,對於這些奴隸,可是有着非常高的生殺權。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畢竟天高皇帝遠,在這裡虐待犯人,根本就傳不出去。僥倖傳出去了,距離紫禁城三四千公裏的距離,這一來一回,早就把這事給忘了。

難道來到這裡的犯人過得都不好嗎?也並非如此,還真有幾個混的不錯的人。比如因丁酉科場案被流放過來的詩人吳兆謙,他就在寧古塔生活了20多年。他這個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爲何能夠活得這麼滋潤?這是因爲人家肚子裡面有墨水,來到寧古塔之後辦了一個學堂,後來名聲越來越大。

被一些官老爺知道之後,把他聘請回去做了幕僚。整日飲酒作對,詩詞歌賦,可謂是好生快活。但是說到底,只要一天在寧古塔,就是一天的犯人。

後來他朋友湊了錢,把他贖了回來。沒想到回去之後,反而想念在寧古塔的日子。臨死之前,還想着能夠喫一口寧古塔的蘑菇就好了。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寧古塔的地理位置——位於極北之地,離北京大幾千裏地,到處是深山老林,流放此地者,半路往往死亡,或被野獸喫掉。

最早的寧古塔屬於吉林的寧安府,後來屬於黑龍江,這個地方,在清代統治時期,算是極北之地了,到處都是深山老林,康熙年間才建立了城郭,又搞了一個寧古塔將軍。

寧古塔這個地方,生活的都是一些野蠻原始的部落,連後金的人,一開始都沒去過,設立寧古塔將軍以後,才有八個部落投降進貢,而且這裡沒有開墾,人都是在深山老林以打獵爲生。方圓百裏,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因此,流放寧古塔非常苦就在這一點,這幾千裏地,犯人半路上要麼被野獸喫掉了,要麼被毒水毒草毒死了,要麼掉到什麼坑裡摔死了,要麼被當地的部落抓走喫掉了。

清朝有人記載說:「諸流人雖各擬遣,而說者謂至半道爲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飢人所啖,無得生也。」

寧古塔最危險的是泥淖和沼澤,這裡由於沒開墾,草都一米多高,甚至有人說三米高,下面都是成片成片的泥淖,一不小心,掉進了泥淖裏,就別想活命了。

寧古塔有專有的名字稱呼這種泥淖和沼澤,叫哈湯,哈湯最大的方圓幾百裏。人們要經過哈湯,必須踩着大草墩走,因爲大草墩能支撐人和馬的重量,即便如此這也是非常危險,一個不小心,腳滑了,就一命嗚呼了。

寧古塔的氣候——一年四季都是冬天,流放者半路不死,到這也能凍死。

寧古塔按照現在的地理知識來說,並不是中國的最北邊,寧古塔離牡丹江還有一千多裏地呢。問題是,就算不是最北邊,相對來說也足夠寒冷了。

當時被流放的人裏,多是南方人,江南人,到了遼東已經受不了嚴寒,再往北到寧古塔,能撐過一年四季都是寒冷冬天的日子,是萬幸中的萬幸。

寧古塔當地部落的人,都是打獵爲生,穿的都是動物的皮毛,保暖做得很不錯。流放到那裡的犯人,到哪裡去弄什麼貂皮熊皮虎皮猞猁猻狼皮襖啊?只靠自己帶來的棉衣,過不了多久就會凍病,當地又缺乏醫生郎中,過不了多久就會在飢餓和冰凍中病死。

寧古塔的飲食起居——像原始人一樣居住,當地沒開墾,只能靠打獵或者野草爲食。

寧古塔的居住環境跟關內的房屋也不同,那裡很原始,要麼是住在用木頭架的窩棚裏,要麼是住在地窩子裡,或者山洞裡,只有寧古塔將軍駐地才有城郭,才有像樣的帳篷或房屋,這又豈是流放的罪犯能住的?

你住在野外,喫飯是個大問題。當時遼東由於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東三省都劃成了禁止開墾的地區,所以流放到那裡的犯人,是沒法種糧食喫飯的,只能靠打獵和嘗百草爲生。當然,有的流放犯人跟當地人搞好關係,可以搭夥過日子。

所以犯人喫的都是野物、魚類和野草。比如遮鱸魚等魚類、黑羊、傻狍子、貂鼠等動物、歐李子、老槍菜,蘑菇等野菜菌類。

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下,餓死,凍死,毒死,病死的比比皆是。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寧古塔的犯人都這麼悽慘嗎?——並不是,當地人很尊敬文人和手藝人。

我們都知道,流放寧古塔的犯人,有很多是大官,有他的家屬僕人,有各種文人,有男有女。在這些人裏,文人是最喫香的,因爲當地人很尊敬有文化的人,其次是手藝人,因爲手藝人會製造工具,當地人需要工具,就拿獵物來換。

寧古塔的滿人,比較尊敬文人,特別是當過官的文人。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爲何如此可怕?

曾被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牡丹江海林市)的清代著名文人方拱乾

他們稱呼這些文人爲哈番,包括有爵位的,有官職的,甚至是監生舉人,也被他們稱爲哈番,你既然被稱爲哈番了,人家尊重你,你就喫香了。當地商人往往邀請這些哈番幫自己經商,做掌柜的或賬房,因爲你識字,會算賬,還能說滿語。

如果不願意當掌柜的,你還可以去當教師,當地人也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也希望孩子讀書識字,於是這些流放的文人,就成爲他們追求的香餑餑,這些人不但教給孩子識字,更重要的是,教他們學習漢語。

像這樣的哈番,當地滿人給的錢很多,清朝人記載:

師終歲之獲,多者二三十金,少者十數金而已,掌柜可得三四十金。

當時文人們雖然被流放,但是朝廷允許攜帶書籍,因此,文人們還可以用書籍跟當地人,甚至高麗人做買賣,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有個流放犯,叫吳漢槎,被流放到寧古塔,隨身攜帶了三本著名詞人的詞集,被兩個高麗使臣看到,二人竟然用一塊金餅把這三本書買走了。

吳漢槎戍寧古塔,行笥攜有徐電發釚《菊莊詞》、成容若德《側帽詞》、顧梁汾貞觀《彈指詞》三冊,會高麗使臣仇元吉、徐良崎見之,以一金餅購去。

其次是手藝人。有的鐵匠,在寧古塔就很喫香,因爲你會打鐵,會造工具。

比如鐵匠會打鐵鍋,當地人沒有鐵鍋,就拿打的獵物跟鐵匠換,他們弄了貂皮,熊皮,換鐵匠打的鐵鍋,鐵匠拿這些動物皮去賣,換了銀子買喫的或者買了鐵再打鐵鍋。

甚至清朝人還記載說,康熙朝,當地一個鐵鍋,可以換一鐵鍋的貂皮,就是把貂皮放到鐵鍋裏,放滿爲止。後來由於貂皮漲價了,一鐵鍋貂皮可以換兩個鐵鍋了。這些貂往往都被運到京城賣給達官貴婦。

至於那些沒學問,又沒手藝的人,就過得比較悽慘了。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4623/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