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的「小餘支書」:帶領村民把日子過得更甜蜜

春夏之交的雷公山麓,百花芬芳,滿目蒼翠。

坐落在半山腰的雷山縣永樂鎮喬配村養蜂場,周邊羣山圍繞,溪流淙淙,一排排蜂箱掩映在綠樹叢中。

「大家看,眼前的座座青山,就是我們的資源和優勢,我們要把這些青山變成我們的金山銀山……」4月30日,貴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雷山縣永樂鎮喬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餘鵬,第一時間在喬配村養蜂場向村民傳達黨代會精神。

餘鵬是喬配村人。在村裏,大夥都親切地叫他「小餘支書」。

返鄉創業的「小餘支書」:帶領村民把日子過得更甜蜜

餘鵬(右)給村民講授養蜂技術

年輕有衝勁,敢幹勇擔當,這是村民對餘鵬的評價。上任5年,他積極探索創業新路,努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過上更加甜蜜的幸福生活。

2014年大學畢業後,餘鵬在外四處闖蕩。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一位東北養蜂人,跟隨他學習養蜂技術。師傅見他勤勞肯幹,就向他傳授培育蜂王、分蜂技術。

在外闖蕩的日子裡,餘鵬時常懷念家鄉的莽莽大山和鄉鄰鄉親。2015年,學到養蜂技術的他決定回鄉創業。

當時,不少村民都爲他感到惋惜:大山裡的孩子好不容易走出去,爲什麼還要再回來呢?

「回到熟悉的家鄉,對我而言不僅是血脈傳承,更是時代的需要。」看到年輕人紛紛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掙錢,村裏產業不興,餘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喬配村生態環境好,有養殖蜜蜂的傳統。餘鵬利用學到的養蜂技術,籌措資金建蜂場,創辦了貴州半畝苗田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啓創業之路。

他將學到的養蜂新技術與家鄉的傳統養蜂技術結合起來,大膽嘗試探索。一年後,他的蜂場養蜂規模發展到上百箱,純收入達到13萬餘元。

創業成功後的餘鵬,積極提供技術支持,帶動羣衆一起發展養蜂產業。

「『小餘支書』不但爲我們免費提供蜂種,還教我們養蜂技術,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蜂農劉治坤說。2019年,他家養蜂70多箱,產蜜300多公斤,收入10多萬元。

「在『小餘支書』的帶領下,去年村裏共賣出2000多公斤蜂蜜、1600多箱蜂種,蜂農戶年均創收5萬多元。」喬配村第一書記楊風華介紹。

憑着新技術、新知識,以及敢闖敢幹、苦幹實幹的精神,2017年3月,餘鵬當選爲喬配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後的餘鵬,爲提高村民收入,在發展養蜂產業的基礎上,流轉村裏500多畝土地種植中藥材。

返鄉創業的「小餘支書」:帶領村民把日子過得更甜蜜

餘鵬(右)和村民在察看剛採挖來的天麻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喬配村圍繞「特種養殖+」主導產業,全面做活林區經濟,種植天麻、筍用竹等。目前,喬配村參與主導產業的農戶有148戶554人,戶均增收1萬餘元。

爲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餘鵬積極向上級申請,合理利用各項幫扶政策,村裡的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使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改善,面貌煥然一新。

羣衆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村裡的大小事情,餘鵬一直親力親爲,努力爲村民解決困難。

幾年前,因爲車禍,任華的妻子脊椎受傷長期臥牀,任華自己也因爲腿部受傷不能下地幹活,家裡的積蓄很快就花光。

餘鵬得知後,及時上門了解情況,結合政策鼓勵任華一家發展養殖致富,並幫助他家申請國家扶貧貸款。

返鄉創業的「小餘支書」:帶領村民把日子過得更甜蜜

餘鵬在打包蜂蜜

「因爲我們家缺少勞動力,『小餘支書』就把幫我貸來的錢款入股了合作社。現在,我家年年都有分紅,家裡還養雞、養蜂,日子越過越好了。」任華說。

「這幾年,我們村的變化大得很,日子一天比一天甜,多虧了『小餘支書』。」聊起現在的生活,年逾八旬的陳守貴老人說。

提起這位「小餘支書」,村民都是由衷稱讚。

由於工作出色,餘鵬先後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貴州省優秀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只有紮根基層沃土,增長見識、才幹,才能綻放出最美的青春。」餘鵬表示,自己願做一隻「工蜂」,採得百花釀成蜜,帶領村民把日子過得更甜蜜。

本網記者:李遠莉

一審:丁 憐

二審:李 蓓

三審:彭奇偉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42283/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