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甚於武人

原標題: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甚於武人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熱梗「蘇軾一生都在被貶的路上,而他的弟弟蘇轍一生都在撈他哥的路上」,雖然這是個戲言,但從歷史走向來看確實是這個道理。

蘇軾蘇轍兩兄弟本都是北宋時期大文人,不僅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而且還可以從政爲官。說起來蘇轍的命運可比他那「怨種」哥哥好多了,不僅可以官至朝廷,而且侍奉了三代帝位。雖說最終他還是逃不了被貶的命運,可是在他從政十幾年時間裡話語權還是很高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蘇轍當官是否真的做得好嗎?那倒也不一定。雖然爲官多年並沒有傳出什麼不當作風,但他政見保守,不喜變革,甚至幾度駁斥王安石的變法。後來他還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奏疏全權誤導了當朝的想法,甚至一度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

那麼蘇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對北宋而言到底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呢?這一切的背後都和他生平歷史脫不了關係。

蘇轍從官,反對變法

蘇家兄弟生來家世就不一般,他們的父親蘇洵同樣是一代文人,對於兩個孩子的培養更是往從文的方向一路奔去。所以蘇軾、蘇轍兩兄弟更能讓後世記住是他們文採斐然的大文豪印象。

兄弟兩人成年之後便一同去參加科舉考試,憑藉不俗的文採兩人雙雙中榜。只不過由於家母過世需要有人回家守孝,蘇轍比哥哥蘇軾晚了3年參加殿試。

而就是在這次的殿試他就彰顯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個性。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在殿試上他交出一篇時論通篇都是在大談當朝皇帝宋仁宗政道的得失,用詞尤爲激烈。

雖說文章寫得不錯,但當時就有考官不喜歡他的態度一度想讓他落榜。但好在有了同樣是文人出身的歐陽修和司馬光力挺下,蘇轍的文章才得以被保住。

當然更重要是他入得了宋仁宗的法眼,當時宋仁宗已經步入暮年,可對年輕氣盛的蘇轍一點都沒有怪罪之情,他直言到「有對我直言不諱的人,不能拋棄。」正是有了皇帝的賞識,蘇澈也如願以償開始了自己的·仕途。

後來的蘇轍官至祕書省教書郎,妥妥的是朝廷的大官。而當朝的皇帝則到了宋神宗繼位的時代。

宋神宗原本很是喜歡蘇轍這位官員,可等到第二年王安石也步入朝政參議政事後,兩位左膀右臂不但沒有一拍即合,反而是陷入喋喋不休的爭論裏。

究其原因還是王安石一心想要搞改革變法,以此想要來挽回當朝積貧積弱的局勢。畢竟當時的北宋內憂外患,不但邊外有威脅,而且內部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國家財政收入頗具危機。

而王安石的主張主要提出就是對外富國強兵,對內經濟上制定青苗、免役、均輸、市場、農田、水利等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新法,好用於發展生產基礎,增加國家創收。

這本身是個好事,可卻在蘇轍那裡遭到強烈的反對。他並不認爲這樣大型改革能對社會動蕩有所改變,反而會弄巧成拙成爲社會的累贅。

於是他上書宋神宗,一項一項地駁斥王安石的觀點,各種長篇大論甚至把宋神宗都給搞煩了。但好在宋神宗不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他還是相信王安石的論點,讓他在局部地區先實行看看效果。

就比如青苗法先在山西試運行一段時間,結果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之後又被推廣至全國各地運行,成效頗豐。王安石也得到神宗的大力讚揚,而至於一直反對他的蘇轍則被貶出京,從此再也不得到神宗的信任了。

重出江湖,再度被貶

蘇轍被貶後雖然也一直在周轉於各地做官,但始終官位不及往昔,甚至都動過要和哥哥蘇軾一起回鄉種地的念頭了。

但到了元豐八年轉機又來了,宋神宗的駕崩讓朝廷改朝換代,九歲哲宗繼位後,掌權人又落到高太后及一幹舊臣手裡,要知道他們可都是王安石變法的反對者。

畢竟王安石變法極大觸動了封建地主及官僚的利益,以往有先帝撐腰他們不敢多說什麼,如今既然要改朝換代,王安石和他的變法自然就成爲他們首要的攻擊目標,廢黜了王安石之後他們召回蘇轍再度出山。

蘇轍在高太后手下活活做了8年的大官,最後一路做到宰相之職。不過8年保守之路走下來北宋的發展是越來越差,而此時已經成年的宋哲宗也擺脫了祖母做主的束縛,奪回屬於自己的大權。

哲宗其實很崇敬自己的父親,他想重啓自己父親時代搞出的變法來挽救當代。可蘇轍聽聞後立馬又是一封又一封的文章上書哲宗,文中寫的全是對前朝變法的不是和批判,將神宗當朝所創立下功績全部抹殺。最後還警告哲宗如果步了神宗的後塵,無疑是用舊制重蹈覆轍。

這洋洋灑灑的雄文簡直是把王安石的變法批評得一無是處,甚至把神宗的仁政說成了苛政,如此顛倒是非黑白寫法倒是把他自己感動一把鼻涕一把淚。而哲宗卻絲毫沒有理會他的想法。

後來哲宗還是不顧衆臣反對繼續開啓變法,而此時蘇轍繼續不停地上書高呼變法有誤。忍無可忍的哲宗怒不可遏,直接把蘇轍一貶再貶,下放到了雷州。從此以後蘇轍再也沒有回到過哲宗的身邊。

不過哲宗雖然不喜歡他的政見,可朝廷裏大部分官臣還有百姓還是挺相信蘇轍的言論,畢竟蘇轍爲官多年,地位頗高,爲人也尚可,自然就會得到人們的敬重。所有人都認爲是哲宗年輕草率而武斷行事,趕走一個忠心耿耿的老臣。

不得人心的哲宗想要推行的變法也處處受限,得不到應有的效果,最後連神宗時期的小高潮都未曾可見。

而且從此以後的北宋再也沒有掙扎的可能,一路而下的下坡路讓北宋難逃終結的命運。要說這一切與至死不願意進行變法的蘇轍脫不了干係。

矛盾人生,保守誤國

晚年的蘇轍還在宋徽宗的力挺下繼續官復原職,不過一年後他就因爲年事過高而駕鶴西去。回顧他的這一生更讓人驚嘆是他的文採和筆墨,可對於他的政治主張卻始終讓人持保留意見。

其實從後世來看蘇轍這個人本身就充滿矛盾,當年他敢於向仁宗諫言就彰顯了他特立獨行的個性,可後來那些年裡他卻非要堅持一成不變,甚至變得冥頑不靈。他敢於直言不諱,希望皇帝能改變自己想法,卻不希望社會發生變化,改變現狀。

他敢於批判不是,卻總是看不清孰是孰非。比起王安石對變法的堅持,蘇轍的堅持簡直是毫無意義。他不但沒能讓社會處於穩定的狀態,反而加速地走向窮途末路的終端。

雖說北宋的滅亡事實並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蘇轍身上,但他確實其中一個繞不開的環節。假設沒有他的幹預,或許歷史真的有可能改寫。

小結:

北宋時期一直保持重文輕武的態度,甚至到現在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錯覺,武人粗獷武斷所以容易造成誤國之事,文人考慮周到所以更易治國。但現在看來文人過於保守一樣會誤國,而且其造成的危害比武人更甚。

總之,治國之道本應中庸,既不可多變也不可不變。多變是社會動蕩的根源,而不變是溫水煮青蛙的後果。這個道理顯然蘇轍並不明白,不然他也不會背上歷史的鍋,成爲了掐滅北宋復燃希望的那把剪刀。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2484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