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虹:狠抓三點,輕鬆把握太極拳陰陽變化

原標題:馬虹:狠抓三點,輕鬆把握太極拳陰陽變化

太極拳,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是傳統武術文化品位比較高的一個拳種。它品位之高、內涵之豐富,首要原因就在於它的拳理以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和諧辯證法爲根據。《光明日報》一篇文章說:「中國的智慧在《周易》,《周易》的智慧在和諧。」我們「學拳先明理,理明則功進。」鑽研拳理,把握太極拳陰陽變化的規律,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每個拳式、動作都要合乎陰陽和諧的辯證法

1、陰陽相濟

陰陽相濟,即:陰陽相應,陰陽對稱,陰陽互包,陰陽互孕、陰陽相寓,陰陽互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者互相依存,互爲胚胎。打拳中要體現「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後」陰陽對稱的要求。

如初收式,兩臂左前上發,命門後撐,臀部下沉;掩手肱錘式,前發後塌,有前有後;又如金雞獨立式,右手上託,右胯上提,左手下採,左胯下沉,有上有下,陰陽對稱。

從而達到自身中心穩定,和諧平衡。再看太極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涵,互相依存,人生就是如此,能容,能忍,能進能退,能上能下,不斷調整自身陰陽平衡,以求自身以及人與人、與社會都能和諧相處。

2、陰陽摺疊

陰陽摺疊,即從反面入手、正反相生,「無往不復」。陳氏太極拳尤其講求「勁走摺疊」,「陰陽變化有序」這一要領。講求「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開先合,欲合先開,欲卷先放,欲發先蓄,欲擒先縱,欲要先給」等一系列反正相生的運勁方法。

這也是老子講的:「反者,道之動」。如前招後招式,一右一左一前,一波三折;裹鞭炮式,一卷一放,一合一開,合之再合,開之再開,開合有序,蓄而後發,也是一波三折;又如左衝右衝式,一掤一收一發,又是一波三折。這些微妙變化體現了陰陽摺疊之術。

3、陰陽變化和螺旋形式。

(二)讓拳術一切動作都合乎人體科學

太極拳是集文化、武術、養生爲一體的一門學問。尤其是這套傳統陳氏太極拳,編排細膩,內涵豐富,哲理性強,既吸收、總結了諸家武術中的精華,爲人類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又爲人類提供了一套整體健康術。下面,僅就此拳養生健身的價值,談一點個人的體會和看法:

從生理上講,通過演練此拳:

①堅持拳走低架,加強下肢力量和耐力,防治骨質疏鬆,防治肥胖症,加大下肢大骨節、大肌肉羣活動量,加強下盤穩固性,解決「上盛下衰」的時代病,改善人體呼吸系統;

②堅持導引真氣下行,運用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相結合,加強吐故納新,改善人體呼吸系統;

③堅持胸腰摺疊,加大腹部大小腸蠕動次數,促其增加營養吸收,加快身體新陳代謝和排泄功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

④堅持以丹田爲核心、兩臀翻沉的骨盆運動和丹田內轉法,反覆交替進行吸氣、收腹、提肛,呼氣、突腹、松肛的這塊「不爲人知」部位的鍛煉,改善人體生殖功能和性功能;

⑤堅持整體運作,協調全身陰陽平衡,降低、減緩、防治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病症,促進人體全面健康。

從心理上講,通過演習此拳:

①堅持高度入靜,精神專注,意導形隨,形動神清,緩解日常工作、生活壓力的緊張情緒,改善人體大腦神經系統緊張狀態;②堅持學拳先明理,處處講陰陽,事事講辯證,不斷調整人的思維方式,逐漸改變自己的脾氣、性格、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等,使人的心態不斷趨於平衡,以適應周圍的大環境。

從力學上講,通過演練此拳,①不斷加大自身和周身圓活性,使體魄強健;②逐步掌握順勢借力、造勢借力、借力打力、以巧力勝拙力、小力勝大力、「四兩撥千斤」等戰術技巧,全面鍛煉自身的應敵、應變、防身、護身的應變能力,以應付突發的人爲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

(三)聯繫拳理體悟人生哲學,注重道德修養

太極拳的戰略思想,着重強調武德。古人云:「德成藝乃立」。

因此,我們體悟拳理的同時,還要體悟人生哲理。遇到敵人時,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彼不動,己不動」的原則,在堅持公平正義的前提下,力爭能容能化,捨己從人,「止戈爲武」,或採取「以其人之力、還制其人之身」的後發制人的方法,趨吉避兇,力爭化敵爲友。

或以個人的性格魅力、氣勢,去感召、威懾對方,使其棄惡從善,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功夫的自我修煉。

1

①要堅持尊師敬業的美德;

②要培養謙敬的品質;

③要堅持仁義精神;

④要淡薄名利,無私奉獻;要善於調適自身心態,保持一種不急不躁,恬淡平和、低調做人的心境,正如老子講的人生三件寶:「慈、儉、不敢爲天下先」。從而讓有價值的生命健康期儘量延長。

總之,從陰陽哲理中悟拳,從拳理中悟德。

「練拳練體練人格。」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概念有新的發展。即把道德修養納入了健康的範疇,而且有科學依據。因爲,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有利激素、酶類和乙酰膽鹼等。

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點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增強肌體的抗病力、免疫力,促進健康長壽。

相反,如有悖於社會道德的人,胡作非爲,必然導致精神緊張、恐懼、內疚等不良心態,惶惶不可終日——這種精神負擔,必然引起神經中樞、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失調,幹擾各種器官組織的正常生理代謝過程,消弱其免疫力,最終在心境的重壓和各種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喪生。

1

小七

【重磅推薦】

戳閱讀原文,了解報名詳情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0316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