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歷史事實?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賬號【朝文社】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歷史事實?

一、三國的茶有多「好喝」

說起這類「鮮爲人知」且值得回味的歷史典故,比起沙場政壇的博弈殺伐來,一些「生活類」典故,也同樣值得好好聊聊。比如三國時代的「茶文化」。

在當代許多「三國題材」影視劇裏,「三國人物喝茶」的橋段屢見不鮮。特別是智如泉湧的諸葛亮,也常見泡一壺好茶撐場面。甚至十幾年前某部「三國題材大戲」裏,還有諸葛亮請關羽張飛喝茶,邊品茶邊諄諄教誨天下大事的「神劇情」。劇中張飛喝茶時的痛苦表情,還被熱心網友製成了表情包。不過,倘若三國歷史上真有這麼「闔家歡樂」的一幕,張飛的痛苦,十有八九不是裝的——三國年間的茶,真不好喝。

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歷史事實?

以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史說,三國確實是個重要時期,當時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確實有飲茶習俗。生活在南中國的諸葛亮愛喝茶,似乎也有點道理。可那時的「茶」是啥樣?裡面可不只是茶葉,還有蔥姜紅棗橘子皮薄荷葉等各種「佐料」,幾乎是什麼「刺激」放什麼。這麼一堆「食材」煮出來的茶水,又該是啥味道?唐朝品鑑師陸羽一語道破:「斯溝渠間棄水耳」。也就是和陰溝裏的水一個味道。「張飛喝茶」時的感受,也就可以想象。

也正是在「陸羽吐槽」的唐朝年間,中國人喝茶的方式才漸漸成熟起來,飲茶的習俗也遍布大江南北。茶葉不但成爲了重要的生活消費品,還從此成了歷代中原王朝的「剛需出口貨物 」。中晚唐年間,僅一個浮梁地區,每年就「出茶七百萬馱」,從回紇等地換來唐朝急需的優良馬匹。然後宋元明清幾朝代裏,茶葉的出口量更是一代代暴增,爲古代中國換回巨量財富。

倘若三國年間的飲茶風氣,真成了影視劇裏的「雅事」。那麼茶葉很可能會如唐宋明清幾朝代一般,成爲賺取錢糧的硬貨,矢志北伐的諸葛亮,又何須爲缺糧草發愁?

二、遼國科技很強大

其實,對於遼國科技來說,「造牙刷」只是個「小目標」。遼寧法庫葉茂臺遼墓出土的遼國鐵器,竟是用優質低碳鋼製成,現代測試結果更證實其「接近現代的08板和生鐵的成分」。

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歷史事實?

這強大的冶鐵水平,不但撐起了武裝到牙齒的遼國鐵騎,甚至還用到了宋遼「生意場」上。憑着自家雄厚的鐵礦儲備與冶煉能力,遼國長期大量鑄造鐵錢,然後砸到宋遼榷場上兌換宋朝銅錢,導致宋錢大量流入遼國,以至於北宋多次陷入「錢荒」裏。這「貿易戰」,打得輕車熟路。

甚至在高精尖的科技領域——天文曆法領域。遼國更和「大哥」宋朝來了場「面對面較量」:宋神宗熙寧年間,宋遼雙方爲冬至日的推算問題發生爭執,擔任宋使的正是彼時北宋「科技界第一人」蘇頌,在經過縝密測算之後,蘇頌最終承認,遼國的曆法比宋朝更科學。此事也令北宋改進天文儀器,修訂出更精準宋歷。蘇頌的科學精神值得尊敬,而曆法精準的遼國,卻也是「科技強國」的古代版見證。

三、宋高宗「給母親改年齡」

說起大金朝的「好侄子」,冤殺大英雄嶽飛的宋高宗趙構,歷代史家無不狠踩猛錘。但公平點說,這位「大金好侄子」也確實有個「優點」:孝順母親。

比如在宋金「紹興和議」期間,不惜殺害嶽飛換和平,連宋軍已收復的秦州等重鎮都放棄,全程低三下四的趙構,卻唯獨在「母親回歸」問題上異常強硬,堅決要求金人送回「靖康之恥」時淪落北國的母親韋太后,甚至表示「若今雖未也,則誓文(紹興和議)爲虛設」。不把我媽送回來,這「議和」你就休想。如此強硬態度,也叫對這事兒推三阻四的金朝,終於讓了步,把韋太后從五國城送回了臨安。

但是,也正是在韋太后歸來後,一個奇特的事情發生了:以《開封府狀》等史料證實,「靖康之恥」爆發,韋太后與宋高宗母子分離時,她才只有三十八歲。但《紹興和議》籤完,南宋的各類文獻卻都統一口徑,聲稱「韋後北狩,年近五旬」,甚至稱當時的韋太后是「五旬老婦」,怎麼神不知鬼不覺,就把太后給「改老十歲」?

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歷史事實?

如此鬧劇,也是和當時「太后改嫁」的傳言有關。《靖康稗史箋證》等文獻記載,「靖康之恥」後,受盡磨難的韋太后,曾經嫁給了金國貴族完顏宗賢,成了金朝「貴族圈」裏的「韋夫人」。韋太后歸國時,這「疑似後夫」完顏宗賢也受命護送,一路把韋太后送了回來。所以「改年齡」的事兒,等於是宋高宗堵宋朝官民的嘴:靖康之恥時太后明明快五十歲了,怎麼可能改嫁嘛,分明是金人污衊嘛。

說實話,別看沒了骨氣,但在「精神勝利」這條上,「孝順孩子」宋高宗還真在行。

而且太后歸國後,作爲兒子的宋高宗,也是真孝順,每年供給太后的「歲奉錢」就有二十萬緡,外加二萬匹綢緞。這筆錢韋太后也不獨享,每年要拿出「以巨萬計」的錢財給金國皇后送禮物,每次金人使者來到臨安,太后也有「密賜」厚禮。而且要知道,南宋每年的鑄幣量也不過二十萬緡,宋高宗的「孝敬」,以及太后給金人的「孝敬」,對於當時「積貧」的南宋來說,堪稱巨額民脂民膏。

以這意義說,「孝順孩子」宋高宗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真心不冤。

四、明清小車走紅歐洲

明末清初年間,全球進入了著名的「大航海時代」,東西方交往日益火熱,明清同時代的歐洲,還曾掀起了持久的「中國熱」。而在這場熱潮裏,兩樣來自中國的「小車」,卻一度比瓷器絲綢還紅。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揚谷扇車」。

揚谷扇車,又名風扇車,誕生於漢代,是古代中國農村一件給穀物脫粒時的專用農具。而到了明清年間,當歐洲農民還只能用手工脫粒時,中國風扇車的「機械化」程度已極高。以《天工開物》記載,當時的「中國風扇車」,已經成了閉合式設計,裝有輪軸和扇葉和手搖曲柄,只要搖動曲柄,就能帶來強大風力,快速在封閉空間裡完成穀物脫殼,生產率十分強大。

有哪些鮮爲人知的歷史事實?

如此「機械化」物件,也在明末清初年間,惹來不少外國人的注意:1705年,荷蘭海員第一次將這個「神器」帶到歐洲大陸,然後迅速在歐洲各國風靡。之後的一個世紀裡,「中國風扇車」不但成了歐洲農村的流行物件,且出現了不少改進款,最終變成了近代歐洲農村常見的「簸揚機」。

而比起這在農村掀起熱潮的「中國風扇車」來,當時中國農村常見的加帆獨輪車,也叫好些外國人連呼不可思議。他們把這種小車稱爲「旱船」。而當時中國出口歐洲的瓷器與絲綢,也順應了這「市場潮流」,常在上面印「旱船」的圖案,果然也賣火歐洲市場。

如此在當時歐洲人眼裡十分奇特的「旱船」,接着也催動了歐洲人的改裝熱情。十七世紀時,許多歐洲人就憑着想象,把中國「旱船」繪製成「陸地帆車」,許多歐洲學者還開動腦筋,生產出了奇特的「中國陸地風帆馬車」,即按照「中國旱船」的模樣,造出楊帆的大馬車來,1600年,荷蘭人史蒂文製造的「揚帆馬車」,竟然還創造了40英裏的高速,好些歐洲學者都紛紛圍觀……

這樣看上去不可思議的改裝熱,縮影了當時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也帶來了深深的思考:正是這樣的開放與積極學習,才催動了當時的西方世界,沿着科技革命的道路大踏步前進。對比接下來古老中國閉關鎖國的教訓,這熱鬧一幕,也有着不過時的思考。

參考資料:《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天裂:十二世紀宋金和戰實錄》《遼朝科技述略》《博物館裡的極簡中國史》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225843/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