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牌了:治脫髮,無計可施的時候,考慮這條思路!方子詳細說給你

攤牌了:治脫髮,無計可施的時候,考慮這條思路!方子詳細說給你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診斷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前幾天,我給你說到了用化痰溼法治脫髮、清血熱法治脫髮的例子。

今天,我給你說的,是活血法治脫髮。

坦率說,這個思路,臨牀不多見、不常用。

但是,在中醫人無計可施的時候,它也成了挽回顏面的,最後一根稻草。

來吧,下面這個真實的醫案故事,你仔細看好。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年32歲,醫案記載姓劉。

初診時間,是1978年的4月26日。

攤牌了:治脫髮,無計可施的時候,考慮這條思路!方子詳細說給你

此人早些時候,就有脫髮的毛病,片狀脫髮。早晨起牀,枕頭上的頭髮一大片,看上去觸目驚心。

後來,在很短的時間裡,此人幾乎滿頭光禿,只剩下稀疏的細發,搖搖欲墜。

患者因爲脫髮,四處求醫。畢竟,他才32歲。

可是,無論怎麼努力,脫髮都不見好轉。

無奈,他只能終日戴頭套。

後來,他慕名找到一位醫家。

醫家拿來患者之前用過的方藥,發現補益肝腎、化痰除溼、清熱涼血、健脾養血等方法,全都嘗試過。常見的治療脫髮的藥,像什麼何首烏、側柏葉、女貞子等等,也都喫過。

但是,爲啥病情不見好呢?

醫家仔細觀察患者,發現其脈弦,舌質偏紫暗,整個人看上去沉默寡言。

這時候,醫家忽然想到什麼,寫了一張方子。但見——

當歸12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紅花6克,川芎6克,牛膝12克,桃仁10克,女貞子12克,陳皮6克,甘草6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一共開6劑。

結果如何?患者用藥後,效果平平,也沒覺得怎樣。

是不是又開錯方子了?醫家有所躊躇,但是隨後又篤定了之前的判斷,於是投原方幾乎不變,加皁刺7克,又開15劑。

攤牌了:治脫髮,無計可施的時候,考慮這條思路!方子詳細說給你

結果,這一次,患者用藥後就有效果了。脫髮現象消失,而且光亮頭皮處,開始有細小的頭發生出來。

這時候,醫家乘勝追擊,原方去掉牛膝,加入制首烏、旱蓮草各12克,再投10劑。

最終,患者的頭髮幾乎完全長出,整個人的心態大好,完全是換了一個人。

這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於1986年的《河南中醫》上。

這裡的道理,我想和你說一說。

你看,醫案裏的患者,因爲脫髮,曾經嘗試過多種治療方法。常用的補益肝腎、養血生發之品,都用過。

但是,這些無濟於事。

怎麼辦?重蹈覆轍,還是另闢蹊徑?

有責任心的中醫人,必然會選擇後者。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患者本身有一定的血瘀症候。

表現在哪?就是舌質的紫暗、脈弦。

紫暗舌,說明血瘀、血行不暢。淤血阻滯,氣機不暢,脈道失養,所以患者的脈象,可能會偏弦。

另外,此患者的性格,沉默寡言,又比較內向。這個特點,是容易引發血瘀的。因爲性格沉鬱,會引發肝鬱氣滯,令血行受阻。

接下來的問題是,血瘀,會不會引發脫髮?

對此,中醫是有它獨特的思路的。這就是,淤血不化,新血不生。淤血作爲一種病理產物,會嚴重影響到新鮮血液的生成和疏布。這就好比一家單位,總沒有新員工入職,爲啥?因爲有太多老員工,不給新人騰地方。

在新血不能生成疏布的情況下,患者的髮根就失去應有的濡養,故而導致脫髮。

此時該咋辦?就去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看似和治療脫髮關係不大,但在這裡,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來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當歸12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紅花6克,川芎6克,牛膝12克,桃仁10克,女貞子12克,陳皮6克,甘草6克。

後來,加入皁刺、制首烏、旱蓮草。

這裡面,當歸、赤芍、紅花、川芎、桃仁、牛膝,用於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就有可能傷陰血。所以,用生地滋陰養血。

氣爲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所以,用陳皮行氣。

攤牌了:治脫髮,無計可施的時候,考慮這條思路!方子詳細說給你

女貞子,以及後來加入的制首烏、旱蓮草,用於滋補腎精,生養頭髮。畢竟,發爲腎之華。治脫髮,必須適當補益腎精。

皁角刺,有明確的理氣行血之功。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它還是很好理解的。

讀者朋友,從這個醫案故事裡,我們能悟出什麼道理呢?

要我看,這就是活血化瘀,在治療脫髮時,所扮演的角色。

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一個人,脫髮嚴重,遍用常規之法無濟於事,同時稍有血瘀之象(有些人甚至根本沒有,無法察覺),那就大膽嘗試一下活血化瘀發。血府逐瘀湯化裁、通竅活血湯化裁,甚至補陽還五湯化裁,都可能會取得療效。關鍵是,我們腦海中得有這樣的理念。

當然,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不一定對,僅供有識之士參考吧。非專業讀者,你在明白這番道理以後,應該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給你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214983/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