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臨終之時,託孤四位大臣,爲何只有霍光走上了權力的巔峯?

原標題:漢武帝臨終之時,託孤四位大臣,爲何只有霍光走上了權力的巔峯?

霍光是霍去病的親弟弟,所以和已故的衛子夫有親戚關係,他本不該受重用。可是有一天,漢武帝卻給了霍光一幅畫,上面畫着周公背着年幼的周成王。

周武王早逝,便將兒子周成王託付給了自己的弟弟周公。而漢武帝此舉,也是爲了託孤,漢武帝之所以選擇了霍光,據《資治通鑑》記載,原因是這樣的:

光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爲人沈靜祥審,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設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

也就是說,因爲霍光爲人老實又謹慎,所以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霍光看到漢武帝竟然如此欣賞自己,還將他的官職提升了,他受寵若驚,趕緊將輔佐太子的重任推給了金日磾。金日磾卻表示自己本是匈奴王子,不堪重任,還是霍光有資格。

兩人相互推辭,正是漢武帝希望看到的場面,於是他又順水推舟地提拔了上官桀和桑弘羊,讓這四個人一起輔佐年幼的太子,也好讓四個人相互制衡。

除了霍光外,這三個人每個人都不好惹,可是最後霍光卻勝出了,走上了權力的巔峯,這是什麼原因呢?

權力的誘惑

太子劉弗陵即位爲漢昭帝,當時只有8歲,他剛即位沒多久金日磾就病逝了,所以一切政務都要靠霍光來處理,當時天下的百姓聽說這件事後,都非常仰慕霍光,《資治通鑑》記載:

光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採。

霍光取得了這種地位,內心很難不膨脹。沒過多久,他便向尚符璽郎(古時爲皇帝掌管符璽的官員)索要皇帝的玉璽。然而尚符璽郎剛正不阿,說什麼也不肯給,霍光便出手去搶,誰知對方竟然拿出了劍說道:「你就是取走了我的項上人頭,也拿不走皇帝的玉璽!」

這下霍光沒面子了,同時他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手中的權力並不如他想象中大,他此時仍然受到制衡。爲了挽回面子,樹立良好形象,他便賞賜了尚符璽郎。

對霍光不滿的人還有官職僅次於他的上官桀。兩人本是姻親關係,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這小兩口有一個女兒,5歲時就由漢昭帝的姐姐鄂邑長公主做主,被接進宮封爲了皇后。

這件事引發了霍光的不滿,他對鄂邑長公主的態度很不好,可是上官桀父子卻感恩戴德,他們想讓鄂邑長公主的男寵丁外人封侯,但是霍光說啥也不同意。後來桑弘羊也想爲兒子求官也遭到了拒絕。爲此,上官桀等人對霍光愈加討厭了。

當初年幼的劉弗陵之所以能成爲太子,是因爲原太子死於巫蠱之禍。漢武帝一生共有6個兒子,他臨終前,只剩下3個了,劉旦和劉胥行爲不端,所以漢武帝只能立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爲太子。

對此,劉旦一直憤恨不已。鄂邑長公主知道劉旦一直想當一名皇帝,便和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一起勾結劉旦,以圖殺死霍光。劉旦看到這麼多人都想擁護他,心中大喜,可是漢昭帝卻總是無條件的信任霍光,他們根本就是不是霍光的對手,於是他們爲霍光設下了鴻門宴。

霍光赴宴前,鄂邑長公主的一個舍人知道了這件事,他的父親將劉旦等人告發了。霍光便提前殺害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劉旦和鄂邑長公主也自盡了。

經過這件事後,霍光威震海內,漢昭帝將一切事物全權交由霍光處理,從此他的權力越來越大。

可是霍光還是不滿意,爲了擴大勢力,他希望外孫女上官氏能生下皇子,就讓漢昭帝獨寵上官氏,可惜未能如願。

權力的遊戲

漢昭帝在21歲時去世了,沒有留下一個孩子,可是總要有人替他繼承皇位。此時漢武帝只有劉胥這一個兒子在世了,羣臣皆提議讓劉胥即位。霍光卻不同意,表面理由是因爲劉胥不受漢武帝喜歡,而深層次理由其實是霍光畏懼劉胥年長,他根本就控制不住。

就在這時,有個善於揣測他內心的人向霍光建議說:「賢明的人才能繼承皇位,所以即使是廢長立幼也完全可以,所以不能即位。」

這句話正是霍光希望聽到的,他立刻選擇了更「賢明」的劉賀來繼承皇位。

劉賀是漢武帝與那位「傾國傾城」的李夫人的孫子,李夫人非常受漢武帝的喜愛,所以他們的兒子劉髆被封在了富饒的昌邑,可惜劉髆去世得早,他的兒子劉賀便繼承了王位,成爲了一名幸福又有錢的二代昌邑王。

然而幸福的劉賀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霍光會借着上官皇后的名義讓他去長安繼承皇位。

霍光之所以選擇劉賀,是因爲劉賀年輕,好控制,而且他身體不好,智力水平低下,《漢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爲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鬚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

當他聽說上官皇后要讓他進宮繼承皇位時,他還讓人爲自己解夢,得到了兇兆。解夢的人告訴他,要想化險爲夷,必須要親近霍家子弟。可是他卻不聽。

劉賀剛即位沒幾天,霍光便帶着自己的支持者田延年在未央宮給羣臣召開會議,他說道:「劉賀昏庸荒淫,我想重新另立新君,不知諸位意下如何啊?」

從夏朝開始到西漢劉賀在位,只有商朝的伊尹廢過國君太甲,原因是太甲太過殘暴,於是伊尹便讓太甲反省三年。三年後太甲終成一代明君。

可是霍光卻不一樣了,他不是爲了讓劉賀退位反省,他是要讓自己專權,成爲西漢名義上的皇帝!

羣臣自然明白霍光的意圖,所有人都嚇壞了,據《漢書》記載:

羣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霍光的權力已經大到可以震懾羣臣的地步了,並且霍光爲了防止羣臣有異議,竟然指示田延年拿劍在朝廷上恐嚇所有人。

而且從這句話還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劉賀其實並無過錯,否則羣臣必然會興高採烈地接受霍光的提議。

此時的霍光看到大家驚嚇的樣子心裡開心了,回想多年前,一個小小的尚符璽郎都敢與他作對,然而現在再也無人敢反駁他了,連皇帝都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他的目的達到了。

就這樣,劉賀當了27天皇帝後就廢黜了。這時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已經晉升爲了太后,她依照外祖父的授意,昭告天下說,劉賀在位27天犯下了1127件罪行。

可是劉賀真的做過這麼的錯事嗎?當初劉賀來京城即位時,從封國帶了200多個舊臣。按理說這些臣子手無縛雞之力,根本不會對霍光完成威脅,當劉賀被廢回到故國的時候,這些人也該隨劉賀一起回去,可是他們卻永遠回不去了,因爲霍光判了他們死刑。這200多人臨刑前大呼道: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句話很有可能在告知世人,他們曾計劃除掉霍光家族,可是由於劉賀比較愚笨,再加上優柔寡斷,動手之前計劃泄露了,最終導致這200多人死於非命。

這樣一來,霍光就必須趁着劉賀得勢前處理掉這個傀儡皇帝了,還能震懾羣臣達到掌控朝廷權力的目的,真是一舉兩得。

劉賀被廢後,霍光再一次向羣臣施展了自己的手段,他擁立了一直生活在民間的劉病已。

這一次,霍光打錯了算盤,劉病已和前兩任皇帝不同,他是一位在民間長大的皇子,從小飽嘗世間冷暖,也鍛煉了他的心智。他知道霍光已經權傾朝野了,所以他選擇了忍耐,同時裝傻來麻痹霍光。

等到霍光去世後,他便慢慢削弱了霍家的勢力,霍光的子孫想要叛亂,劉病已趁勢族滅了霍光的整個家族。

結語:後世的大臣經常打出「行伊尹、霍光之事」的口號,來達到廢黜皇帝的目的。然而各個朝代中只有伊尹的行爲真正達到了盡忠報國的作用。

漢武帝生前將幼子託付給了四位大臣,只有霍光走上了權力的巔峯,可是他卻忘了初心,肆意弄權不知進退,最終被族滅,可嘆。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11882/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