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原標題: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世界只有一把壺,她的名字叫宜興,宜興有把紫砂壺,名叫五色共生壺。五色共生壺源遠流長,開山鼻祖爲明代紫砂宗師時大彬。

明代淵源,一脈相承

時大彬最早發現並利用五色共生礦制壺,將五色共生礦的材質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古人稱之爲「砂粗質古肌理勻」,爲時人所寶,風尚一時,在紫砂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果說紫砂泥是捧在宜興人手心裡的鄉土,那麼五色共生礦就是這鄉土之魂。然而,五色共生之泥難煉,五色共生之壺難成,以致其藝失傳,繼而絕跡江湖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在宜興有這麼一個家族,一代家族成員中有兩位曾任宜興黃龍山礦長,親入礦區進行採礦、分類收藏、研究,建立了紫砂礦料分門別類的初始樣本與圖譜;

二代家族成員紮根於紫砂礦料的深入研究與技藝傳承,苦心孤詣,將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重現世間,成爲業內美談,這個家族就是李氏家族,李鳳就是家族的第二代傳承人!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當代陶藝名人

共生堂第二代傳承人

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人

國際收藏家協會副祕書長

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副祕書長

見壺如晤,本真純粹

李鳳,1968年出生於宜興紫砂礦料收藏與研究世家,得天獨厚的家傳和與生俱來對紫砂的喜愛,對她來說,成爲一個手藝人是最好的選擇。俗話說「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天荒三年,餓不死手藝人」。在那個年代,女孩子學一門手藝至少可以養活自己。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見信如晤,是古人書信中最感人至深的紙短情長;見壺如晤,是李鳳老師與五色共生壺的本真共通之處。

素雅的着裝,利落的短髮,初次造訪李鳳老師,就被她言談舉止間的純粹本真,樂觀從容所感染,像冬天穿透陰霾的陽光,純淨明媚,給人力量,予人溫暖。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李鳳老師是一個貼近生活的手藝人,她蕙質蘭心,內心敞亮真實,活得自由通透,在她的眼中,生活明朗,萬物可愛,無論是對待生活還是工作,都充滿着極大的熱情。

她執着於自己內心的追求,對原生態的事物有着由衷的嚮往和熱愛,這種返璞歸真的天性,散發出一種淡泊豁達、樸實自信的光和熱,因此,保留了原生態大自然本真風格和最能體現紫砂材質之美的五色共生壺,便成爲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繼往開來,匠心守藝

壺以紫砂名世,紫砂以五色共生爲稀。五色共生礦是中國紫砂礦料中極爲稀少的一種共融礦料,由自然的紅泥、綠泥、降坡泥、段泥、紫泥等等,甚至更多不同品種的礦料蘊藏在同層面結構的共融礦。

自然礦共生在一起,二種以上或三五種甚至七八種不等,成頁巖狀的都稱之爲共生礦,但最珍貴的、最精彩,也是比較難見到在一寸之厚度左右,甚至更薄一些的礦層裡面能夾五種以上或者更多的共融礦,稱得上標準的五色共生礦,以其制壺,所呈現的砂色效果更燦爛奇幻。

爲尋找這五色共生礦,李氏家族在黃龍山幾十年間的採礦歷程,曾留心尋找,精心選料,而今,五色共生礦爲李氏家族所獨有。

數十年間,李鳳老師繼往開來,她在研究紫砂礦料和技藝的道路上不懈追尋,執着探索,爲了復原明代時大彬的五色共生壺,幾十年來,在家族的幫助下,光試片就做了一萬多張,期間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會懂。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因爲五色共生礦相較於其他單色礦料砂礫粗,難製作,難成型,在以前市場經銷紫泥的情況下,這種裸胎砂色,素麵無華的礦料不受待見,很多朋友都勸她放棄,去迎合市場。

但李鳳老師淡泊名利,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一而終,堅守本性,她始終認爲,這種與衆不同古樸素淡、原始雅致的美更能打動人心。

在李鳳老師的眼中,復原明代時大彬的五色共生壺,是她最大的夢想和唯一的追求。儘管披星戴月,她依然用一顆工匠之心,虔誠回報紫砂歲月,最終運用原始的古法煉泥方式和高溫窯火技術,讓五色共生壺的砂色美、古樸美、材質美、厚重美再現世間。

如果你想一睹紫砂的材質之美,如果你想飽覽明代紫砂風採,那麼李鳳老師的五色共生壺便是不二之選。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仿古如意

展五色共生之妙,存淡泊名利之心

當今,傳世的黃龍山原礦泥料本就稀少,五色共生礦更是彌足珍貴,每做一把壺就等於少了一塊礦。加之古法練泥,砂礫粗大,其泥難煉,其型難成,有十壺成五之說,而且每一把壺的肌理法質人爲不可控,無法模仿和複製,發色各不相同,所以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唯一性。

更加難得是五色共生壺遇水潤色,仿若燦爛之星空,用其泡茶透氣性非常好,不奪茶香,香不渙散,越宿不餿,能完美發揮茶葉的原汁原味和各大茶山的山頭氣,同時又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使用一段時間後,包漿效果自然形成,時而肌理凝潤如玉,時而又似潑墨山水畫,妙不可言。求有益之物,蓄難得之貨,收藏之道也!

失傳數百年的明代紫砂風彩,竟是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傳承

容天

李鳳老師的五色共生壺以傳統造型爲主,因爲傳統經典造型的光素器更能展現出五色共生礦材質之美和獨一無二的發色。其作傳明代之風,承造化之妙,得自然之真,皈天然之美。

如和光同塵之璞玉,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五色共生而渾然天成,不蔓不枝,不張不顯,用料出於自然而歸於自然,制藝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匠心獨具,大道至簡,深得老莊三味,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李鳳老師重塑明代五色共生壺之形、色、神、氣、態,又融入時代審美和內涵,因而享譽世界。

2018年,李鳳老師受邀參加第二十四屆法國盧浮宮世界非遺展,這是對她和她家族幾十年辛苦努力的一種肯定和鼓舞。

其作品「合歡」被世界非遺永久收藏、「仿古如意」被法國收藏家協會收藏主席弗朗索瓦·高立昂先生收藏,不僅如此,主席還爲李鳳女士親切題詞:爲她的創造力,她在繼承祖傳技能和家族記憶基礎上的色彩組構意識,祝藝術家本人和她的藝術才能長盛不衰。

摶砂制藝,寄情以壺

李鳳老師是一個以作品說話的真正純粹的手藝人,她對自己的每一把壺都有着極高的要求,從泥料到工藝都追求極致,精益求精,且對自己每一款作品都飽含深情,因爲每一把壺都寄寓着她對人世和生活的情感。

合歡

合歡壺是曼生十八式之一,是李鳳老師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被世界非遺永久收藏的作品。寓意吉緣和合,闔家歡樂,吉祥喜慶。世界紫砂在中國,中國紫砂在宜興,此壺又有地球村一家人的理念,更與五色共生礦多種礦料經過幾億年的時間天然融合在一起相呼應,愛此壺之人必胸懷包容之心。

柱礎

柱礎也是曼生十八式之一,寓意人生要打好基礎才能穩步前行,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李鳳老師制此壺是爲女兒李氏家族第三代傳承人荔之,是一位母親對女兒寄寓的愛和厚望,希望她能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朝前走。

半月

半月,同爲曼生十式八之一,用五色共生礦製作難度非常大,因爲砂礫較粗,嵌蓋式的設計能讓壺蓋平穩非常難得。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此壺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明月的嚮往和情感,壺型優美,發色古樸典雅,別有韻味,也暗含歲月不饒人,勸誡世人珍惜時間之意。

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返璞歸真,上善若水,於壺藝亦如是,大方無隅,大巧若拙。

李鳳老師的五色共生壺,觀之則養性怡情,撫之則平撫心境,藏之則物稀而貴。

一壺之內,一茗之間,上兌莊老之露,下泡儒佛之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看壺還是壺!而能讓匠者與藏者之間產生共鳴的,非真善美之人、非真善美之壺不能至也!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08999/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