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山中採藥,救下渡劫狐仙,不久被贈三個嬌妻

原標題:民間故事:男子山中採藥,救下渡劫狐仙,不久被贈三個嬌妻

新聊齋|狐友贈妻

明朝,一男子山中採藥,救一隻被雷劈的狐狸。狐狸傷好變成俊公子,邀請他到家中做客。狐公子家有三個妻子,個個美貌如花。二人時常聚會,成了知己好友。三個月後,狐公子飛升上界時,提出一個請求,讓他十分尷尬。

平陽府有個叫章成的採藥人。他經常冒着巨大危險,進入深山採藥,而採回來的珍貴藥材,大多都白送給了附近有需要的人。

章母是學佛的,在世時經常教導兒子:「娃呀,我們這輩子可以過得苦一點,我們活在世上,就是要多做好事,這樣來世才能享福!」

章成聽從母命,全部財富都拿出來救助他人,鄉鄰都稱讚他是大善人。

可他家房子破爛,又不爲自己考慮,這樣的人娶媳婦也難。人們雖然稱讚他,但沒有人願把女兒嫁給他。因此章成到了32歲,還是單身一人。

章成也不在乎,他想着母親的話,善有善報,早晚會報。

這天,章成又到深山採藥。他正在一處懸崖上挖靈芝時,突然變了天。他連忙下到懸崖下,找到一處山洞躲避。

很快雷鳴電閃,白天變得如同黑夜,但卻沒有一滴雨落下來。

他看見,前方的山頭上電光四射,那一道道的雷電,都落向了一處位置。章成心中很是好奇,難道那地方有什麼引雷的鐵石嗎?

霹靂驚雷持續了半個多時辰,終於烏雲散去,天放晴了。

章成出了山洞,他向着那處被雷劈的山頭走去,想看看到底是何原因,那山頭上到底有什麼吸引雷電的?

來到這山頭後,他看見幾個丈許大小的坑,裡面還殘留的縷縷電光。

很明顯,這些大坑是剛才雷電轟出來的。在最中間的一個大坑中,發現了一隻狐狸。那是一隻白狐,但此時毛髮皆焦,身上傷痕累累,已經快要斷氣了。

那狐狸看着眼前的人,伸出爪子,艱難地指了指前方的一顆圓珠,那是一顆閃着金光的圓珠,章成並不認識是什麼東西。

他從狐狸的神態動作中,看出他需要此物。於是便走過去,將這顆珠子拿到了狐狸面前。狐狸張開嘴,示意餵進嘴中,章成便把圓珠塞進它嘴裡。

吞下珠子後,狐狸身子一歪,便倒了過去。

章成上前一摸,鼻子還有氣息,於是他連忙抱着狐狸離開了雷電大坑,來到外面的草地上。他將狐狸放下,拿出隨帶着的止血藥,對狐狸進行救治。

忙了半個時辰後,那狐狸睜眼醒了過來。它一下從地上站起來,眼中神採奕奕。接着往前面一滾,在一道白光中,狐狸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公子。

狐狸來到章成面前,向他大禮拜謝。章成給眼前的變化驚呆了,結結巴巴地說:「你是人是妖?怎麼從狐狸變成人了?」

那公子笑着說:「兄臺,在下塗三郎,不是妖,是天狐一族的狐仙。剛才是我在渡九九雷劫,此劫極爲兇險,若非兄臺援手,在下無法收回狐仙金丹,便是死路一條了。現在已經功成,從此與天同壽,不久就要回到天界去了。」

章成聽說後,也十分欣喜,他本就是個善人,爲這狐仙而高興。

塗三郎說:「兄臺救我一命,恩同父母。小弟住在離此不遠的地方,一定要去我家喝上幾杯,以表謝意!」章成本就是豪爽之人,聽他一說就同意了。

跟着塗三郎翻過兩個山頭,來到了一處隱蔽的山洞前。三郎帶他鑽了進去。這山洞的洞壁上,竟然每隔丈餘,就嵌着一顆夜明珠,讓章成讚嘆不已。

不一會穿過了山洞,前方是一片寬闊的草地,地上開着許多不知名的奇異花卉。一條清澈的山溪繞着草地邊流過。在草地正中,有一個籬笆院落,中間有七八間別致的木屋。

三個穿着紅、綠、紫裙子的漂亮女人走了出來,迎着三郎連聲叫夫君,一個個驚喜萬分,恭喜他渡過了天劫。

三郎鄭重地把章成介紹給三個妻子,說這是他的救命恩人,讓她們過來拜見。三個嬌妻一一見過禮後,將他們迎進了屋中。

妻子們去了廚房,不一會就弄好一大桌酒菜,開心地喫喝起來。

二人談天說地,聊得非常投機,竟成了極好的朋友。此後,章成幾乎每次進山採藥,都會遇到三郎,三郎都會邀請他到去他這洞府聚飲。

轉眼過了三個月,這天,三郎神色黯然地對章成說:「章兄,分別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得到上界召喚,不得不飛升而去。可我的妻子們,她們並非天狐一族,雖然早早就化形成功,卻也只能在凡間做個散仙。我如今離去,想把三個妻子贈送改嫁於你,希望你不要推辭!」

章成一聽此話,十分尷尬,於人類來說,這是不合禮節的。

可三郎不斷勸他,說了許多好處,讓他娶三個仙妻,也可踏上修仙之路,相互間也好有照顧。三郎的三個妻子,在一邊含羞不語,也沒有不同意的。

章成最後推脫不過,只好答應下來。他回村處理了俗事,便無牽無掛地來到此處,成了這處桃源的新主人,與三個狐仙妻子過上了幸福人生。

章成意外救下渡劫狐仙,是他天大的機緣,其實這個機緣不只是他運氣好,這是他遵從母命,長年行善積德的必然好報。

不過他娶了三個狐仙后,章成能否招架得住還不好說啊。還是咱們這個年代,一夫一妻是最好的。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01985/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