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專題郵集製作方法和技巧

原標題:淺談專題郵集製作方法和技巧

專題集郵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比起傳統、郵政歷史、郵政用品集郵要晚得多,

但專題集郵以不受國家、年代、發行目的以及全套郵票的限制,

注重研究郵品的圖案和內容等特點深受廣大集郵愛好者青睞。

近年來舉辦的大型集郵展覽,無論部數和框數,專題郵集始終是搖搖領先,

而且逐年呈上升趨勢。

筆者曾組編過二部專題郵集(五框),其中一部《石油》現更名《石油家族的故事》,

因連續參加市、省、全國展覽,可謂幾易其稿,

期間一邊觀摩重大郵展的優秀專題郵集,一邊積極參與專題郵事活動,傾聽專題集郵專家的經驗指導,

虛心汲取優秀作品的成功做法,

除對素材進行充實調整之外,對文字格式、素材置放、線框色澤,

即貼片的製作方法和技巧進行了不斷的創新嘗試,

從中領悟、積累了些許經驗,這裡羅列起來,供專題集郵同仁切磋和共勉。

一、片面設置,風格統一

依據FIP國際郵展評審規則,專題郵集外觀印象計5分,分值雖不高,但對於高獎郵集來說,1分也難能可貴,

更何況郵集本身作爲藝術品展示給觀衆,

不去考慮參展得分,理應製作精良,

給人於賞心悅目之感。

爲此,製作前要對貼片做個總布方案,

然後根據綱要逐枚逐頁製作。

目前除在國際大展中出現少量大貼片外,

普遍使用的是23×29釐米的標準貼片,這裡以此爲例說明。

1、頁邊距。

頁邊距過大一方面顯得郵品不豐,

再則上了框雙倍空白礙於美觀,一般以左右1.2-1.5、上下1.8-2.0釐米爲宜。

2、字體、字號。

從目前來看,參展郵集使用字體較廣,

如黑體、宋體、楷體、仿宋、幼園等,

且有的多體並用,筆者以爲郵集等同書報、畫冊等文藝作品,

除題目類同報頭和書名外,

正文字體應統一爲佳,

字體採用公文和教課書常用的宋、仿宋、楷體爲宜。

字號要因標題層次(章、節、頁、正文、郵票知識)有所區別,

一般來說章標題二號,節、頁標題三號,正文四號,郵票知識小四號爲宜。

當然首頁應根據前言篇幅和素材幅面統籌考慮,綱要根據章節自成一頁。

3、標題格式。

章標題肯定要自成一行,但實際應用中有居中和頂格二種格式,疑認爲居中爲宜;

節、頁標題另取一行,節標題頂格已無爭議,頁標題同行退格多少因人而異,

我以爲不論標題字數,頁標題尾字以尾格爲宜,

章、節序號原則用阿拉伯數字,間用黑園點區分;

正文首行毫無疑問空二格,末了用句號結尾,

專題知識說明位於郵品上中,

說明未盡用逗號連接,

說完用句號收尾,

郵品知識說明位於郵品之下沒有問題,

但有中下和右下二種形式,爲了區別專題說明,以右下爲好。

有同仁對於郵品知識說明採用斜體或者粗體,主要爲了區分專題說明,也未嘗不可。

二、素材展示,勻稱多樣

不象郵政歷史、郵政用品郵集,

素材比較單一,

製作也較便捷,

專題郵集幾乎囊括了其它種類郵集的所有素材,

因此多樣性、多國性、珍罕性,

讓多少郵迷魂牽夢縈,趨之若鶩。

筆者留意全國性以上集郵大展,

專題郵集素材品種多達幾十種,

如「郵資票品類」有郵票、小型張、小本票、郵資封、郵資片、郵簡、郵資信卡等,

「計劃、準備發行類」有圖稿、印樣(分試色、分色、母模、試模、子模、豪華、照片、部長等)、樣票等,

「郵政戳記類」有普通戳、宣傳戳、紀念戳或其它特殊的戳記(象形戳記、機符志、必能寶等),

「錯、變體類」有漏色、漏印、漏齒、齒孔移位等,

還有特殊使用的支票封、船舶封、免資公事封、災難封、史前封等等。

素材確定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定位,

定位是郵集製作的核心工程,

這裡既要考慮美觀大方,又要遵循FIP郵展評審規則,

着重要注意幾個方面。

1、貼片要姓郵。

郵政用品是專題郵集的主要素材,

幾乎佔到貼片1/2多的幅面,

但一些同仁忽略了郵票的使用,

一味充斥郵資封、片,

我認爲一張貼片以6-8枚郵票爲宜,全票或全封都不恰當。

2、信息要豐富。

郵政用品幅面較大,有效信息佔比自然小,製作時儘量採用疊壓放置,以便騰出空間增添其它郵品豐富有效信息,但郵資圖不管是否具有專題信息,都必須反映;

郵政用品有新舊(實寄)之分,有的同仁爲了追求品相,選擇新的郵資封、片,其實實寄郵資封、片更具郵政信息,但是僅蓋戳未實寄或者剪片是不適用的。

當然除了郵政用品外,如郵票、小型張以及圖稿、樣票、樣張、郵簡、電報紙等,本身渾然天成,專題信息相對集中,必須全方位展示。

3、剪片與實寄封。

郵戳剪片反映的是郵戳上的專題信息,是專題郵集的好素材,假如專題信息與郵票有關,原則上不宜使用,除非是早期難得的珍稀實寄封,但要整封展示,體現的是收集難度和集郵知識。剪片不宜貪大過小,一般以戳、票邊距0.5釐米爲佳,票、戳要完整清晰(圖一)。

4、限用郵品和特殊郵品。

豪華印樣、機符志可以使用,但宜少爲好,因爲這些郵品價格便宜,幅面較大,有擠佔信息空間之嫌;極限片由於片、票圖案相似,存在信息重複現象,一般五框郵集控制在2-3枚爲好;特殊郵品如試色印樣、錯變體,展示時原則先淺後深,先錯後正,遵循郵品生產先後程序原則。

5、重要郵品和重要信息。

大凡高獎郵集都有一至二枚殺手鐧郵品,

如孤品或珍罕品,一般存世量郵票不足50枚,

郵政用品不到10枚的稱得上珍罕品,

製作時要用紅箭頭指示,以引起觀者和評委重視,

不易看清或看懂的重要專題信息要用籃箭頭指示,

引起評委對專題拓展、研究、學習深度的重視。

6、首頁與黃金格。

首頁郵品雖不計分值,

但給觀賞者以第一印象,

多少體現了素材的豐富和品位,

千萬馬虎不得;

黃金格是指一框貼片最中間的4張,是最注目的部分,

無論文字說明還是素材應用仰或是製作技巧,都要精益求精,

尤其是初組郵集者,在來不及收集到精品素材的情況下,

留意黃金格不失是一個不錯的技巧和方法。

三、文字說明,意準詞趣

雖說專題郵集是用郵品來講故事,

但文字說明必不可少,

問題是文字要起到畫龍點睛之用。

首先是題目要新,專題郵集有諸多題目類同,

有的題異意同,給評委以視覺疲勞,難得高分。

其實即便同題材郵集,章節設置,

敘述方式各有千秋,

所以起一個緊扣主題,避開撞車的題目十分要緊。

其次是前言,前言是郵集的眼睛,相當於書籍的內容提要,如何用最精、短、趣、靚的語言,吸引評委和觀衆的眼球,得斟字酌句,好好下一番功夫。

其三是綱要,綱要章、節設置要勻稱,切忌頭輕腳重,不般5-7章,每章3節爲宜,章間貼片數要處理好,力求少跨框。

其四是專題知識敘述要前後呼應,郵集要有故事,貼片要有細節,章間體現故事轉折,節間表現情節延續,假如摘錄成文,就是一篇融專業性、故事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學術論文。

筆者看過多次大展作品,大都對早、中期郵品習慣只註明國名、年代、素材種類,

其實我認爲這是最基本的說明,

體現了多國性、多樣性和珍罕性,

同時還要把拓展研究知識介紹清楚。

如集郵會士柯愈勁老師的世界郵展金獎郵集《石油與天然氣――走進人類生活的歷史》中,

在敘述「地球生成油氣的環境」小節裏,有一枚郵票(圖二),初看與專題毫不相干,

但郵票知識介紹了「1897年萬壽暫作銀洋1分票,銷牛莊(222222)八卦戳,卦形爲「坤」,「坤」代表地」,觀衆恍然大悟,

類似上述文字類專題信息,

沒有圖形那麼直觀的,都要詳細介紹清爽。

四、護理郵品,精心製作

郵品用透明護郵袋封存應該同仁都知曉,

但護郵袋有厚薄軟硬之分,珍貴郵品宜用硬質護郵袋,

優點是票面平整,不易折損,

缺點是出入易傷齒,難封口,

一般郵品可用超薄護郵袋,電烙鐵封口方便。

以前組集清一色用彩色紙襯底,

現在多用電腦打框製作,既方便又美觀,

採用的軟件通常是Word、Cor elDRAW和Adobe photoshop,

具體可根據自己使用習慣選定,邊框有闊邊和實線之分,闊邊框一般2磅左右爲宜,

製作時電腦設置尺寸要比實際郵品寬3—4毫米,細實線比實際郵品寬2毫米夠了。

不過爲難了不會電腦的老年一族,好在FIP郵展規則沒有硬性規定,也不妨礙用老辦法製作。

貼片製作好後要編號,編號在背面早成規矩,

但位置有中下和右下之分,

筆者以爲右下爲妥,

類同多數書籍頁碼,

然後裝進貼片袋,

貼片袋有有封口與開口之分,

重要郵集宜用封口袋爲好,一般郵集可用開口袋,修改出入方便。

郵集製作完畢後要做好存檔管理,

便於日後修改補充,

具體可在電腦上設置文件夾,

依次將貼片文字資料放入,

同時不要忘了建立郵集製作說明文檔,

把頁邊距、字體、字號以及邊框顏色一併存檔,

有條件的還可以掃描建立圖片檔案,

以便上傳供郵友欣賞交流。

(致敬鬱根榮老師

19、重新認識文革郵票及重構文革郵票的價值體系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01849/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