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對現代的影響?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原標題:古代歷史對現代的影響?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悠悠五千年,彈指一揮間《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古代人民的傑作,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往昔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愚昧走向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現代文明。

通過閱讀讓我了解了朝代演變過程:夏、商、周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楚,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南平、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經歷了24個朝代。

從中國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中我體會到了民族精神的可貴。翻開這本中華民族的傳奇,便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注入心田,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看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一幅幅景象歷歷在目,一頁頁歷史故事與一個個歷史英雄,躍然紙上。各路神仙各顯神通,無不令我敬佩。不但能讓我們增長知識,廣博見聞,更像一面鏡,照着成功與失敗,榮譽與恥辱,讓後人引以為鑑。

黃帝戰蚩尤,又戰贏了炎帝,創造了遠古時代的文明,所以人們尊其始祖。因炎帝族和黃帝族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了一起,才有了世人傳承來下的「黃帝子孫」一說。

「一鳴驚人」這則成語源於楚莊王勵精圖治、振興楚國的故事。告知我們不是非要滔滔不絕才能顯出自己的本事,平時不露聲色是爲長遠觀察問題,蓄積力量,不但能夠正確地預見未來,更能夠掌握適當時機.。

「臥薪嘗膽」講述了越王勾踐戰敗被吳國擒獲拘禁,喫盡苦頭回國後激勵自己、振作精神、發奮圖強戰敗吳國的故事恰恰印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紙上談兵」講述了戰國時期,趙括熟讀兵書,倒背如流,卻戰敗戰死的故事。現實意義告訴我們在文字上談用兵策略,不聯繫實際情況,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問題。

「毛遂自薦」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跟隨前往楚國遊說成功的故事。現代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去做某項工作。

「三顧茅廬」講述了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求到第三次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來比喻一再誠心地邀請有賢能的人。

「姜太公釣魚」指姜太公又稱姜尚,字子牙,出身低微。「姜尚釣魚,願者上鉤」 ,果然釣到了周文王姬昌,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這告訴我們要使別人臣服自己,首先必須提升自己,使自己具有很強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來相助。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爲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失信他人的故事。寓意我們信譽一旦喪失,就難挽回了。

「樂不思蜀」源於後主劉禪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 比喻樂而忘本或樂而忘返亦要居安思危。

通過讀史了解了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技、藝術等諸多領域,通過歷史上重要的事件和勾勒出性格鮮明的歷史人物及描述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讓我全方位地了解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軌跡。

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軌跡,猶如人生歷程。人生中可能經歷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是非曲折、天災人禍,但只要你敢於拼搏就可以實現不一樣的人生。

一提到馬雲都會羨慕其成功,殊不知曾經的心酸歷程,歷經三次高考才考上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經歷多種艱辛才走上成功。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跟大多數人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高大帥氣的形象,沒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沒有聰明睿智的頭腦。他靠的是一定要成功的堅定執著的信念。

話說玻璃大王曹德旺,他的童年幾乎瀰漫着艱辛和貧窮,14歲就輟學了,通過拼搏奮鬥,創建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還國外建廠,被社會津津樂道的是他不計其數的慈善捐款成爲最牛慈善勵志家,疫情期間又爲武漢疫情捐贈1億元。

通過武漢疫情讓我們認識了李蘭娟院士,她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的她,人生像勵志偶像劇。「沒有什麼比患者期盼的眼神更打動人。」她曾說,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是她最大的快樂。1月23號10點武漢封城是她最先建議提出來的。事實證明此措施有效可行,爲中國贏得了勝利。

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宦官與外戚專權事件。外戚幹政事件尤以東漢爲甚。漢和帝時期,竇太后臨朝、其兄及親屬黨羽並居要職。宦官專權有明朝魏忠賢、秦朝趙高、唐朝高力士、清朝安德海等。猶如現代企業發展形態,有職業經理人領導還有家族式企業經營。不論是哪種形態,主要看企業掌舵人的長遠眼界和發展謀略,識人、懂人、用人,才能長遠發展。

華爲創始人任正非總裁1987年創業時候,他已經43歲,過去近30年的發展歷程裏,始終保持着快速的前進步伐,創造着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商業神話,將一個個歷史悠久、資金技術實力雄厚的對手甩在身後。華爲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任正非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決定性作用。憑藉持續創新創業的精神,引領華爲不斷創造商業奇蹟,並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老乾媽」創始人陶碧華,一個只上過3天小學,僅會寫自己名字的農村婦女,白手起家創業。雖沒文化但懂得「情感投資」:幫一個人,感動一羣人;關心一羣人,肯定能感動整個集體。這樣的模式使公司凝聚力只增不減不斷發展壯大。

歷史上還湧現過很多忠臣、奸臣還有名將讓我們引以為鑑。不論皇帝如何,在他們身邊總有些忠心耿耿的臣民如: 諸葛亮、魏徵、寇準、包拯、文天祥、于謙、海瑞、史可法、鄭成功、林則徐等。奸詐之人古來有之,他們擅長顛倒黑白,蠱惑君心像呂不韋、董卓、司馬昭、侯景、李林脯、安祿山、蔡京、秦檜、嚴嵩、吳三桂等。也有孫武、吳起、孫臏、項羽、韓信、李廣、郭子儀、嶽飛、戚繼光、袁崇煥等名將在歷史長河中曾發光發熱,名留千古。

職場中如何辨別忠奸良善,對企業領導者及衆多HR來說是一大考驗,要麼煉就「火眼金睛」、要麼擦亮雙眼。前提一定要招聘品行端正的人。品行端正,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可以培訓,如果遇到業務能力超強,品行不端之人,恐怕再怎麼培訓也無力回天。

生活在當今網絡時代,您可能會看到多種人物、多面人生、體驗到多種生活。社會上有不惜代價爲人民服務的人民領袖、豪情萬丈的英雄人物也有貪圖小利的芸芸衆生等。情景交融和歷史特點多麼像確又不同,通過讀書不僅僅是爲了重溫歷史,更重要的是吸取經驗,實踐運用,去創造未來。

「貴身自養、攝生修行、柔弱不爭、致虛守靜」只要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無論多困難的事,都會被我們的恆心所打敗,多麼不可超越的難事,都會被我們所解決。餘生很貴,願各自安好!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00893/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