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 《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日,騰訊第一國戰手遊/端遊《御龍在天》正式公布【御龍山河志】文創品牌計劃,並宣布與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開啓正式跨界合作,力求重新喚起青年一代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促使玩家積極參與到對非遺的保護與傳播中來。

此次合作,《御龍在天》與四位知名江西非遺傳承人展開跨界共創,以【技法】爲關鍵詞,串聯起長達五個月的遊戲玩法聯動,並以數字化的形式帶領玩家了解江西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煥發出不一樣的年輕活力。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御龍山河志】打造《御龍在天》文創品牌 「物華天寶話江西」率先登場

2018年4,騰訊提出新文創戰略,「新文創」是種更加系統的發展思維,即通過更泛的主體連接,推動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互相賦能,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產與IP構建。作爲一款以三國世界觀爲基底的國戰遊戲,《御龍在天》一直以來秉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爲研發理念,今年正值《御龍在天》品牌十周年,藉此契機《御龍在天》也開始探索以更加體系化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全年版本,【御龍山河志】應運而生——提取傳統文化精髓爲切入點,結合御龍在天的玩法內核打造相關玩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用戶了解當地生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持續帶動文旅產業數字化發展,助力傳統文化的弘揚。今年,【御龍山河志】第一站來到江西,與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攜手,帶大家領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技法爲骨,玩法爲魂,《御龍在天》發揚江西非遺文創之美

江西,地處江南,自古爲「幹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 魚米之國」之美稱,這裡不僅是古代書院的起源地,還是紅色根據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西人民勤勞勇敢,好學,善藝,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千年傳承,造就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作爲傳統文化的創新載體,《御龍在天》與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一拍即合,取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精髓——景德鎮青花制瓷、餘江木雕、墨彩描金技藝、瑞昌剪紙展開跨界合作,結合全新「水上國戰」玩法內容,邀請四位非遺技藝傳承人:劉義德、周沛文、李勳、張友清進行跨界共創,爲《御龍在天》打造「雕工」、「瓷魂」、「畫技」、「剪藝」系列文創聯名作品。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品一:《御龍在天》蛟龍天塹戰船。

以樟木打造,再現餘江非遺鑲嵌木雕的精髓,雕工蒼勁不失細膩,再現三國時代樓船風範。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該作品由余江木雕非遺傳承人劉義德老師打造,餘江木雕歷史悠久,雕刻技藝傳承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多見於民間生活習俗、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及山水風景、花鳥魚蟲、祥禽瑞獸等。餘江木雕在表現形式上以遠近層次、平面分散來處理透視關係,並以中國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或鳥瞰式透視爲構圖特點,充分展示畫面內容。在雕刻技法上又分爲浮雕、鏤空雕、透空雙面雕、圓雕、鑲嵌雕、根雕等多種手法,作品技法精細、惟妙惟肖,其技藝特點不僅有傳統木雕的古樸典雅、精緻細膩、粗獷灑脫,更有金漆木雕的金碧輝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觀賞價值。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品二:《御龍在天》青龍元代青花大罐

72道工序繁雜工序,1300攝氏度高溫呈現青翠欲滴的色彩,青藍蛟龍舞於潔白的瓷罐上,祥雲圍繞,不怒自威。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該作品由景德鎮青花制瓷非遺傳承人——周沛文老師打造,「珍珠白沁就煙雨,孔雀藍映著月光」——景德鎮青花瓷是中華傳統名瓷之一,它藍白相映,藍得濃鬱,白得純潔,其工藝複雜,多達72道工序,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青花瓷萌芽於唐,盛行於元,明清時成爲瓷業的主流。明永宣青花達到高峯,成爲後世楷模;清康雍乾三朝的青花,技藝高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青花瓷歷經千年,長盛不衰,是世界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品三:《御龍在天》墨彩描金「五虎上將」瓷板畫

水墨分五彩,描金似掐絲,瀕臨失傳的技術,五虎上將之鎧甲、衣袖、兵刃隨着光線而閃閃發光,既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華,又兼容了中國陶瓷藝術的特點,再現皇家風範。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作品由墨彩描金技藝非遺傳承人——李勳老師打造,墨彩描金是中國陶瓷傳統裝飾種類之一。它最初由清代的墨彩瓷演化而來,在瓷器上呈現淡黑色花紋的水墨效果的繪瓷工藝。這種工藝是從粉彩技法中衍生出來的一種陶瓷裝飾畫種,在清雍正、乾隆年間甚爲流行。大多墨彩運用於盤、碗、筆筒等器皿上,以人物山水爲題材,呈現典雅幽靜、古樸清麗、蒼翠幽穆之美。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裝飾風格,是墨彩裝飾中最具代表性的陶瓷裝飾種類。墨彩描金屬於釉上彩繪瓷。其過程是先用豔黑在燒製成熟瓷胎的潔白釉面上作畫構圖,再在這個構圖上勾繪白描,在白描的基礎上用豔黑,礬紅等材料施之以色彩,去燒制一遍後,再用金線加以裝飾豐富畫面,之後再去進行一次燒制的成品。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品四:《御龍在天》五國鎮國神獸系列剪紙,瑞昌剪紙既有南方的陰柔之麗,精巧秀美,又具北方的陽剛之美,古樸豪放,五大神獸活靈活現,線條細緻流暢,剪工細密,刀法明快。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作品由瑞昌剪紙非遺傳承人——張友清老師打造,瑞昌剪紙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歷史可上溯至漢晉時期,剪紙技法頗具特色,融北方雄勁厚重與南方靈動細巧於一體,陰陽剪法兼用,「隨意」而不受事實、時空等的限制,布局用均衡的單獨紋樣而極少用對稱圖樣,有時還會採用非鏤空的手法;題材十分豐富,舉凡山川草木、花鳥蟲魚、勞動場景、神話故事等應有盡有,瑞昌剪紙簡練優美、構圖勻稱、造型生動、剪法明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贛風神韻 匠心非遺《御龍在天》煥活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此同時,四位老師也將擔任《御龍在天》藝術文化指導,以【技法】爲關鍵詞,串聯起長達五個月的遊戲玩法落地,玩家將在六月至九月的時間裡踏上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旅,先後體驗到「水上蛟龍戰船打造」、「元青花之韻系列時裝」、「墨彩描金技法工坊」、「赤紅丹心話剪藝」等遊戲玩法,帶領玩家了解江西的深厚文化,《御龍在天》通過數字形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再演繹,讓玩家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這些傳統文化並感受其中的魅力。

在未來,《御龍在天》仍會堅定的以「傳承+活化」理念打造創新的傳統文化數字內容,讓年輕人真正走進中華文化本身,在創造遊戲文化的同時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還將在《御龍在天》中看到關於【御龍山河志】的更多傳統文化聯動,敬請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9479/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