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區銷售下滑股價仍大漲 機構稱蘋果萬億市值不是夢

來源:中國證券報

又到了美股科技巨頭髮布季報的節點。

北京時間5月1日凌晨,蘋果公司發布了截至3月31日止的2019財年第二財季(即2019自然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和每股盈利(EPS)雙雙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值得注意的是,該季度蘋果服務收入創歷史新高,可穿戴設備和配件銷售同比大增。

蘋果公司對第三財季的業績指引也超出分析師預期,推動蘋果股價盤後大漲逾5%,市值一度超過萬億美元。

大中華區銷售下滑股價仍大漲 機構稱蘋果萬億市值不是夢

蘋果公司股價分時走勢 來源:wind

與此同時,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受不及預期的財報影響,大跌7.50%,一夜之間幾乎抹去四月份全部漲幅。

大中華區銷售下滑股價仍大漲 機構稱蘋果萬億市值不是夢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分時走勢 來源:Wind

去年引領美國最長牛市的明星科技股組合「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奈飛、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今年美股的強勢反彈行情中「心有餘而力不足」,蘋果能否依靠轉型服務業務成爲「FAANG」中最閃耀的那顆「星」值得期待。

蘋果二季報亮點頻現

具體來看,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爲580.1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11.37億美元下滑5%,但高於市場預期的574.9億美元;淨利潤爲115.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8.22億美元下滑逾16%;每股攤薄收益EPS爲2.46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73美元下跌近10%,但高於市場預期的2.37美元。

大中華區銷售下滑股價仍大漲 機構稱蘋果萬億市值不是夢

蘋果第二財季業績概覽 來源:Wind

亮點一:服務業務收入創歷史新高

包括蘋果應用商店、蘋果音樂、iCloud雲端存儲和AppleCare設備保險在內的服務業務的收入爲114.5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13.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相較去年同期的98.50億美元增長16.24%,相較上一財季的109億美元也增長了5%。

分析人士表示,在智能手機銷售日漸停滯甚至下滑之際,服務業務將是蘋果依賴的下一個增長引擎。

亮點二:新型產品同比大幅增長

新興產品方面,包括蘋果手錶、HomePod智能音箱和AirPods無線耳機在內的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附件產品營收達51.3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47.9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9.4億美元大幅增長30%。

蘋果高層高度肯定了這一類產品的表現,蘋果CEO庫克表示:「可穿戴設備營業收入額已經達到世界200強公司的水平。」

蘋果CFO梅斯特裏則表示:「消費者對AirPods的興趣現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市場也在快速反彈。」

亮點三:iPad銷售業績重拾漲勢

iPad銷售收入爲48.72億美元,遠超出市場預期的42.1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0.1億美元增長21.6%,增速創下六年來最佳水平。

過去5年來,iPad的熱度不斷消退,其銷量自2014年第一財季以2600萬臺的數量觸頂後,便一路下滑。2018年依然延續下滑趨勢,2018年第四季度iPad銷售收入爲67.3億美元,2017年同期爲57.6億美元。

亮點四:大中華區收入佔五分之一

分地區來看,國際市場貢獻了蘋果季度營收的61%。其中,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收入爲102.2億美元,佔據蘋果總收入的五分之一。雖較去年同期的130.2億美元下滑21.51%,但跌幅已有縮窄。

金融博客Zerohedge表示,在歐洲、其他亞洲地區營收同比下滑的背景下,大中華區銷售額下滑並不令人意外。

庫克指出,蘋果在大中華區推出的手機售價下調及提供更多分期付款的項目,都幫助了該市場的銷量在季末「穩定並且復甦」。

谷歌母公司大跌 「FAANG」各自爲營

蘋果超預期的財報使得蘋果股價盤後大漲,而比蘋果早一步發布季報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就沒那麼「幸運」了。

Alphabet最新季報顯示,Alphabet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不及市場預期。

Alphabet一季度總營收爲363.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11.46億美元增長17%;淨利潤爲66.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01億美元下滑29%(不計入罰款影響的淨利潤爲83.39億美元,同比下滑11%)。

財報發布後,摩根士丹利將Alphabet目標價從1500美元降至1425美元。截至北京時間5月1日凌晨美股收盤,Alphabet下跌7.50%,報1198.96美元,最新總市值爲8335億美元。

「FAANG」在去年引領美股創造歷史最長牛市後便光芒漸退,紛紛謀求轉型和發展新業務。

一直以來,iPhone都是廣大用戶了解蘋果的首要「標籤」,而現在蘋果的業務重點正在由「硬」變「軟」。

3月份,蘋果宣布了公司的新方向:未來蘋果仍將會銷售iPhone、Mac和Airpods等硬件產品,但此後蘋果也會把重點放在看、聽和玩的內容服務上。

奈飛將繼續發力流媒體業務。近日,奈飛在一份聲明中宣布,該公司計劃發行約20億美元的債券進行融資,以支持其在原創影視內容和其他方面的支出。而就在去年10月,奈飛公司剛剛進行了一次債券融資,發行額度爲20億美元。

Facebook在經歷去年一系列安全隱私事件後,在短視頻、社交、電商、廣告等業務上「多點開花」,先後推出視頻平臺Showcase、VR社交平臺Abrash以及Instagram內部購物渠道「shoppable posts」等。

亞馬遜利用自身雲計算平臺及發達的物流網絡體系持續發力在線零售業務,以鞏固其全世界最大在線零售商的地位。

Alphabet則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不遺餘力。其旗下自動駕駛部門Waymo於近日宣布,將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建廠量產自動駕駛汽車。

服務業務或引領蘋果「突出重圍」?

蘋果今年3月以「It『s Show Time(好戲開幕)」爲主題舉行了春季發布會,並隆重推出其軟件服務產品,表明了轉型的決心:蘋果將發行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以拓展Apple Pay的金融服務;在數字內容和服務領域,蘋果全面推出訂閱服務,包括雜誌訂閱Apple News+、遊戲訂閱Apple Arcade、流媒體視頻訂閱服務Apple TV+。

針對春季發布會所推出的服務產品,庫克在財報公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綜合目前表現,消費者對Apple Card的興趣最爲濃厚,Arcade將會極大的滿足遊戲愛好者的需求,TV+則迎合了信息流市場OTT(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的發展趨勢。庫克同時表示,短期內公司不會新增新的服務類產品,除非這個產品很有投資價值。

華爾街機構普遍表示看好蘋果此次轉型。

高盛、摩根士丹利均指出,隨着單個用戶在App Store上花費更多、iCloud上的高滲透率和更高的消費、Apple Music付費用戶的轉化,蘋果公司整體業績將獲得增長。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表示,蘋果服務業務可能會使蘋果公司市值回升至1萬億美元。

風投公司Loup Ventures管理合伙人吉恩·明斯特則表示:「投資者正慢慢將注意力從iPhone轉移到更多基於硬件、軟件和服務的生態系統等方面,但要想達成共識,還需要幾年時間。」 吉恩·明斯特還表示,當投資者開始接受蘋果公司作爲服務公司而不是硬件公司時,蘋果股價或將上揚。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8966/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