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這首詩寫古代宮廷早朝,背後隱藏了一段真實歷史

原標題:《詩經》中這首詩寫古代宮廷早朝,背後隱藏了一段真實歷史

《詩經》解讀第83期

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詞句注釋⑴庭燎:宮廷中照亮的火炬。⑵其(jī):語尾助詞。⑶央:盡。⑷君子:指上朝的諸侯大臣等人。⑸鸞:也作「鑾」,鈴。古代車馬所佩的鈴。將(qiāng)將:鈴聲。⑹艾:盡。⑺晣(zhé)晣:明亮貌。⑻噦(huì)噦:鸞鈴聲。⑼鄉(xiàng)晨:近晨,將亮。鄉:同”向”。⑽有煇(huī):猶煇煇,光明貌。一說火光暗淡貌。朱熹《詩集傳》:「火氣也。天欲明而見其煙光相雜也。」⑾言:乃,愛。旂(qí):上面畫有交龍、竿頂有鈴的旗,爲諸侯儀仗。

詩經風雅頌三部分中,風讀起來最爲簡單也最爲可愛。因爲大多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纏綿愛情。然而到了雅和頌就比較枯燥了,因爲大多是家國天下,可縱使他們大多嚴肅規整,也總有一兩首讓人讀起來分外心疼。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的這首主僕一問一答的小詞裡,我們所嗅到的儘是雨後的清新和生活的慵懶,而今日這首小詩中「夜如何其,夜未央」也依舊是主僕間的一問一答卻不免讓人心疼。

這個故事開始前我先給你泡杯清茶吧,有些苦你用嘴輕輕吹一下,漸漸升起的霧氣中我們看到一座宏偉的宮殿就那樣遠遠的屹立在清冷月色之下,你就着月光啜一口茶,等你的茶到底兒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公元前481年,有着這樣清朗月色的夜註定是不平凡的,少年揉着惺忪睡眼還未弄明白怎麼回事,就被一個人拽着偷偷拉出了人羣。少年回頭才看到他每日所居的宮殿早已是屍體橫陳,各種的尖叫聲與哭聲,兵劍相擊聲,每一幕都清晰的提醒着他——王宮亂了,鹹陽人民殺進了王宮。他早就料到的,父親厲王暴政全國民不聊生。可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天會來的猝不及防,他來不及過多的思考。

馬車上的每一秒顛簸都讓這個少年身體發顫,王宮沒了那麼父王母妃一切的一切他不敢想。可終究這一切也就這樣快的逼近他了,厲王逃離王宮逃至彘,而百姓因找不到厲王,於是不知從何處得來的消息夜圍召穆公府,「交出太子靜」「殺死太子靜」「殺死厲王餘孽」他聽到外面的陣陣聲討。是的,他就藏在這裡,而現在外面正人聲嘈雜要召穆公交出他。

召穆公急切的跑進內房脫下他的外衣將他藏進了箱子內。「千萬別出聲」躲進箱子後他聽到召穆公這樣說,既而是召穆公快速離開的腳步聲。

少年不知道在箱子裡藏了多久,只是當他自己都快要麻木時,聽到外面撕心裂肺的一聲哭劃破了召穆公府的夜色。從箱子裡鑽出來悄悄探出頭,他看到召穆公夫人抱着一個人跪在院中哭到泣不成聲。

那少年年紀和他相仿正穿着召穆公從他身上脫去的華衣,赫然是召穆公家的公子。只是此刻的公子早已沒了氣息。召穆公爲了救他而讓自己的兒子穿上他的衣服替他走了黃泉。此刻的少年一剎那間清醒了,他欠下了一條多麼貴重的人命他自己也說不清,可是他的心卻下沉的厲害。屬於少年的雄心與責任從此刻在這個少年的心內開始瘋狂生長。

終於,公元前829年(共和十四年),周厲王死於彘國,少年被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諸侯擁立繼位。少年終於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雄心,夠到了欲望,然而他知道的這一切才算剛剛開始。

明日才是最大的一場博弈,關於他,關於朝臣也關於他父王欠下的那些命,還有他自己欠下的召穆公府小公子的命。

夜沉的很,連月亮都吝嗇的不願出來,可是這個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慌張少年的男人卻睡不着。明日是第一次召見羣臣,他的一舉一動都太重要了。「夜色咋樣了到什麼時辰了?」他問守夜的人。「大王,還早呢,天都還沒亮」。守夜人只靜靜的回了他一句。燭臺上的燭火搖曳着星星點點的微光,他翻了一個身,耳中似乎是馬車鈴鐺的晃蕩聲,噹噹當一下下敲在他的心上。

「幾點了?他忍不住再次發問」可是得到的回答依舊是「夜色還早,連晨光都沒露」。可是他的這一步步路走的太慢了,他有太多的忐忑,燭火中仿佛是官員駕着車正在一步步趕來。翻來覆去他只能對明天要幹的事思考再思考。

「什麼時辰了?」「天快要亮了」他終於聽到這句話了不知是開心還是不安,他能想到官員們馬車插着旗子來王宮的樣子,而這一切就要在他的手中重新洗牌了。

沒有比喻沒有起興沒有華麗的修飾,就只是他的三句話與守夜人的「夜未央」,卻是少年的半生坎坷與心酸。一夜的失眠都是因爲不安,而一腔的少年宏圖與愧疚支撐他走了半生。不過他做到了,上是殘暴的厲王下是昏庸的幽王,唯有他姬靜在周朝這段暗淡的時空裡劃出了一段美麗的弧度。在位四十年內安百姓外伐強敵,中召穆公,成「中興之治」庭燎之光依舊可以燦如星辰。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1699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