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文 | 王重陽lp

我以爲《異度空間》是張國榮對於「心魔」最精彩的演繹,而且因爲這是他最後一部電影而每每讓人心裡總有些奇特的觀感:

嘆息。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嘆息銀幕裏的人分明在救贖自己,銀幕外的人已經成了畫中人。

在二十年間偶爾重溫過這部電影,逐漸發現它並沒有外界傳說的那麼神乎其神,把一個人的離開跟電影綁定在一起實在有些不妥,不過按捺住對狂熱的不屑復看一遍時總有些疑慮:

二十年前,是否因爲一些附加的情緒而忽略了電影本身的精彩?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張國榮曾說自己不是考慮如何去「演」一個人,而是考慮自己「是」這個人,不是從自我出發來表演,而是完全從角色出發來決定一舉一動,這樣才能確保演繹的逼真。

事實上,他的許多電影都充分體現了這種演繹理念。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至於《異度空間》則充分詮釋了他對表演的理解。比如接近片尾時,「羅佔」先是夢遊,癡迷地注視前方,眼中飽含淚水,隨後他被鬧鐘喚醒茫然無措,低頭看着手中的舊物瞬間崩潰……

整場戲裡角色的情緒體現在肢體的每一個細節中:

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顫抖,眼中血紅一片,甚至仔細看他緊緊抱住「章昕」的手也是抽搐的,手指關節僵硬……

把影片前半部分那個冷靜理性的心理醫生和後半部分這段戲進行對比反差尤爲強烈。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當年曾有影評:

「鬼片演到這個地步,讓人無話可說!」

可能這也是張國榮那年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雙料提名的原因吧。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不過我認爲《異度空間》並不是一部鬼片,而是一部精彩的心理懸疑電影,雖然其中有一些靈異的情節和畫面,但電影只是通過這些驚怖的片段告訴你一個反靈異的結論。

但它環境氛圍營造得很好:

眼看着大都市繁華如常,人來人往,所有一切事物都在按部就班地前進,暗藏的絕望卻無聲無息地咬噬每一個脆弱的心靈。縱使外陽光燦爛,縱然歡聲笑語,陰影的籠罩仍然若隱若現,讓人久久不能放鬆。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影片開始讓章昕(林嘉欣 飾)先出場,這個女孩子沮喪、弱懦、內向。她的姐姐和姐夫(周嘉玲、李子雄 飾)都不了解她,她的父母也不了解她,甚至連她自己也不了解自己。於是她只能接受無端的幻想,還有房東先生(徐少強 飾)詭異的騷擾,直到羅佔出現。

於是我便看見了張國榮。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他飾演的羅佔是德藝雙馨的精神科醫師,一身素淨的灰西裝配黑領帶,演講中的他,臺上臺下走動着,交替以流利的粵語、國語、英語回答現場觀衆的問題,言談乾淨利落,神情自信謙遜,在衆人的仰視下羅佔談「無鬼論」:

世界上本來沒有鬼,想得多了就出現了鬼。這場演講是全片的一個伏筆。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救贖

《異度空間》整體上臺詞都很精煉,很多心理上的變化都依賴細微的神情演繹。

影片進行到一半時,羅佔到章昕家:

「我沒有朋友,你能不能做我的朋友?」

女孩子笑着反問:

「你是不是想約我上街?」

只是瞬間即逝的眼神或者動作,一個個細節的特寫無不充分展現了相互之間情感的默默滋生……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泳池邊章昕遊到羅佔面前,羅佔忽然捉住她的手凝視着她,女孩微笑着低頭,掙脫離去。這場戲似乎在讓觀衆心頭一甜時也在提醒大家:

好戲在後面。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林嘉欣後來出演《陀地驅魔人》時我也會回想起那個無助的女孩,她是個很優秀的女演員,《異度空間》之後她又演出了很多作品,在美女如雲的演藝圈裡,林嘉欣的相貌並不如何出色,但她有一種專屬於她的溫婉。

《異度空間》的前半部分我看到的章昕是一個內向到近乎陰鬱的少女,雙肩永遠緊張地端着,頭髮永遠蓋住半邊臉,指甲永遠帶黑邊,眼神永遠躲躲閃閃……這種恐懼是從內到外地發散出來,即便臺詞不多,也能讓人看到她內心的絕望。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然而等困擾她的陰霾被羅佔驅散後,她又顯現出一種勇敢的氣質,尤其是在羅佔被「小魚」的鬼魂侵害時,章昕守護羅佔的樣子像極了一開始羅佔對她的堅持,這種男女主之間用行爲反映出的愛情遠比言語更加動人。

那麼羅佔遭遇心魔時是什麼樣呢?

他開始夢遊了。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期間還有自我無意識中的自己跟自己對話:

「你放過我吧,不要再跟住我……我一輩子都跟住你!你一輩子都脫不了身!」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後來張國榮也承認這是他拍的最辛苦的一場戲,需要把自己「沉」下來,沉到眼中沒有光彩,然後瞬間被鬧鈴喚醒,接着談笑如常。

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重溫這一段,非常精彩。你能看出他的用心,用心到讓人感覺內心的「小魚」在耗損他的生命,那種逐漸崩潰的狀態讓人忍不住嘆息。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解脫

影片結尾將羅佔推上了天台,讓他獨自面對「女鬼」。

據羅志良導演後來解釋,他本來只是要體現都市人的寂寞心理和由此產生的種種心病,正如片頭羅佔總結的那樣:

「其實鬼根本就不存在,全部都是一些資訊,一些垃圾資訊在你腦裡邊作怪。」

但最終羅導演還是修改了劇本,使本來一直在幻覺中存在的小魚以女鬼姿態出現,而且會哭會感動……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張國榮面對「女鬼」(鏡頭)的一大段獨白充滿真情,動人心魄,給了這段亦真亦假的情境一個合理的解釋:

「你終於令我回到這裡來了。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你想我跳下去。你想我死。不過我想告訴你,一直以來我都沒有開心過,你死了都不開心,我有什麼權利開心?但是我好想忘記你,真的好想忘記你。如果我死了可以滿足你和令你開心,我會做。你以爲我下去了之後,你就可以忘掉以往不快的事?有些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怎麼都不能補救。我們大家怎麼都不會忘記,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們以前一起開心過,痛苦過,我兩樣都會記住,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什麼都忘記了。我陪你死。」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我無法在這裡逐一描述羅佔的神情變化,只能說他講每一句話的神情都耐人尋味。

看起來是章昕救了羅佔;實質上,還是羅佔自己救了自己。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正如章昕的心魔因羅佔的以毒攻毒而破解,羅佔也一樣。逼到絕境上的坦然使他終於得到了救贖,並從此與自己的心魔和解。

旭日初升,劫後餘生的兩個人互相依偎,靜靜地坐在天台上。在他們身後,昨夜空缺的一塊鐵網嚴密如故,好像在告訴觀衆一切都是幻覺,全部的逃避與掙扎本來根本就不存在。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後記——

2002年,《異度空間》上映。

2003年「非典」正盛時,香港街頭很多人不顧疫情簇擁着目送一個人離開。

我記得在此之前,有消息說張國榮在籌備一部由自己導演的愛情電影……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大家努力回憶着這個人的生平和作品,以及品味着那年春天的蕭瑟。

更有人言之鑿鑿地指着《異度空間》說:

「你看他的眼睛!正常人不會有這樣的眼神!」

如果有人駁斥:「他演的就是一個病人啊。」

則會引來更多的癲狂:

「那不是演出來的……怪不得……」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人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再多說什麼也沒有用。

不過也在那一年,它是第1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電影,人們用各種方式紀念突如其來的惋惜,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隨後緊接着另外兩個人也緊跟着離去,他們是柯受良和梅豔芳。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那時的中國電影尚未迎來曙光。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有些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怎麼都不能補救。我們大家怎麼都不會忘記,永遠都不會忘記……」

《異度空間》是張國榮最後一部十分優秀的作品,也是一份糾纏於人間的心魔,在二十年後觀看時居然發現此時此境恰似彼時彼境。

異度空間:張國榮的遺作和心魔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316938/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