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小子」到「武教頭」
孫江濤帶領戰友進行擒敵術訓練。江杭城/攝
00:13
河南省周口市西孫村,「武小子」孫江濤回來了。
3月1日上午,由武警湖南總隊訓練基地和周口軍分區等單位組建的「送喜報小分隊」來到西孫村,打頭的正是基地教研室教員孫江濤。這個從小離家習武的「武小子」身着軍裝昂首挺胸,胸前戴着一朵大紅花。一同到來的,還有一份榮立一等功的喜報。
就在3個月前,上士孫江濤被評爲第二十三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作爲武警湖南總隊訓練基地的「金牌武教頭」,他三次代表武警部隊出國進行武術執教,並在2019年獲得科威特國民衛隊榮譽勳章。
陶浪曾與孫江濤共赴國外執教。在他看來,孫江濤身上有一股「武學精神」:自信、大膽、敢打敢拼。他的教學和他的拳法一樣,「講求實戰,不搞套路」。
2019年在國外執教期間,有一名身材高大的外國學員一開始「不太服氣」,嘲笑中方教員身材瘦小。他們認爲中國教員教授的搏擊動作「太簡單,不實用」,甚至揚言「西洋拳術才厲害,中國功夫不行」。
同爲搏擊組教練員的陶浪急在心裡,想上前理論,卻被孫江濤攔了下來。鎮定的孫江濤接受了外方學員的「討教」,在被學員圍起來的一片訓練場上,孫江濤用中國搏擊擒拿迎戰「西洋拳」。
勾拳、擺拳、低鞭腿……對方來勢兇猛,孫江濤絲毫不懼。他冷靜地與對手周旋,面對「殺」招兒進退挪騰,看準時機,忽然一個閃身上前果斷出手,一把扣住了對方右肘關節。
只一個動作,對手的攻擊便被攔截。孫江濤凌空翻身,騎跨上這名學員的脖頸,夾緊雙腿瞬間形成十字固。這正是武警部隊的搏擊招式「一招制敵」,講求「快、準、穩、狠」,在瞬間控制敵方關節,實現「秒殺」。
幾番掙扎後,挑戰的外國學員心服口服地敗下陣來,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孫江濤趁機向學員講解了搏擊擒拿的戰鬥技巧和實戰作用。從那以後,陶浪再也沒聽到過對中國功夫的質疑聲。
事後,陶浪也曾問過孫江濤,「就不怕打不過嗎」。孫江濤笑着反問,「我們教課是爲了打贏一次比賽嗎」。
「教學的目的是傳達一種實戰理念、一種訓練態度,要讓學員自己願意學,效果才最好。」關於執教,孫江濤有自己的想法,「就像搏擊,招式不必固定,能實現目的的招式就是好招式。」
武藝高強的孫江濤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爲「武教頭」。19歲以前,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武小子」,在河南省少林武術研究院習武10年後,孤身去深圳闖蕩。那時候,武術只是「賴以謀生的手段」。2011年,辭掉老闆私人保鏢工作的孫江濤決定報名參軍去「歷練一番」,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進入部隊後,由於身體素質突出、體能出色,孫江濤各項訓練課目都成績優異。應急棍、擒拿、擒敵拳……各種課目孫江濤一學就會。就連最困難的射擊課目,在一段時間的加練過後,孫江濤也能很快掌握動作要領,打出49環的好成績。
很快,孫江濤便有了「訓練達人」「全能王」的稱號。他時常被拉出來做示範兵,下連後,他被班長安排帶隊組織日常訓練。入伍第二年起,孫江濤便經常被抽調擔任新兵連的班長。
但在孫江濤看來,帶兵教學和習武訓練有着明顯的區別。從個人強到集體強,「需要從一個人練好、打贏,到思考怎麼能幫助大家一起練好,能帶出好徒弟才是真本事。」
曾焯偉是孫江濤帶過的第一批新兵,後來又跟隨孫江濤分到了同一個中隊、同一個班。在他的印象中,這位做事雷厲風行,看上去很嚴肅的班長實際上「很好說話」。「他嚴格但不嚴苛,不是逼着你一定要拿到什麼樣的成績,而是教你學習認真訓練的態度。」
曾焯偉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學不會擒敵動作,一度有些灰心。孫江濤察覺到他的情緒,便主動找他聊天談心,還給他開小竈,教了幾招兒可以輔助訓練的「獨門」羅漢拳。得知曾焯偉不喜歡跑步,每次訓練時孫江濤都會特意跑到他身邊爲他加油鼓勁,有一次還帶着繩子,和曾焯偉一人牽一頭,拽着他跑。
孫江濤喜歡「傳遞經驗」的感覺,「你看着自己的經驗在別人身上起了作用,那種快樂是難以言傳的」。
2015年,孫江濤開始有意報名參加教練員集訓。第一次集訓時,性格內向的他每晚泡在圖書室裏,一遍遍大聲朗讀《演講與口才》,以此來適應當衆授課發言。2017年調入湖南總隊訓練基地後,孫江濤又開始學起電腦,很快,繪圖、剪視頻、做教案都熟悉了。
上過他搏擊課的人都知道,孫江濤有個習慣:講課不用課本。即使理論課,孫江濤也要在訓練場上,一邊演示一邊解釋。他講衝拳的爆發力,便演示衝拳三連,讓學員看自己繃起的肌肉。講到腰馬合一,他會凌空飛腿,踢出破空的聲音。
「這也是經驗所得。」孫江濤說,「理論脫離實戰會顯得很空,搏擊專業更是如此。實用、能打才是硬道理。」
2019年,孫江濤參加武警部隊組織的搏擊教練員集訓,擔任區隊長、教員職務。集訓結束前,集訓隊組織了一場比武,其中包含一對一對抗課目。剛剛患過重感冒的孫江濤不顧戰友勸阻,堅持要參加。
「要讓學員看到實戰效果。要讓他們明白,我們教學的內容在實戰中是怎麼應用的。」走上比武場,孫江濤立馬一掃疲態,像換了一個人。他的攻擊凌厲而有章法,砍肋、橫掃、提膝防……以往課上講的動作被一招招兒用出來。打得最兇猛的一輪,對手的拳頭掄到他臉上,鼻血都被打出來了,孫江濤卻仿佛沒有知覺,依舊緊盯對手,伺機還擊,最終在加時賽贏得了勝利。
孫江濤和對手的較量是整場比武中唯一打進加時賽的一組。走下比武場,孫江濤隨手抹掉鼻血,咧着嘴滿足地笑了,「以身代教,就是這個樣子,教明白了就行。」
然而,走出國門執教想「教明白」並不容易。2015年,孫江濤經過層層選拔,代表武警部隊出國執教。因爲語言不通,隨行的翻譯又分身乏術,第一次出國執教的孫江濤常常演示完動作,卻苦於無法講解要領,只得和學員「大眼瞪小眼」。
爲了儘快補齊短板,每天教學結束後,孫江濤總是書不離手惡補當地語言。他還研究出一套通俗易懂的手語口令。任務結束前,他無需翻譯就可以與學員們順暢溝通。
在國外執教期間,孫江濤發覺外國學員非常喜歡中國功夫。此後每次出國,他都會提前準備好一系列功夫電影。課間休息時,孫江濤邊放電影邊展示教過的訓練動作。在海外知名度很高的李小龍、成龍都曾出現在他課堂的銀幕上。
作爲武警湖南總隊三次出國執教的教員,孫江濤是陶浪心中「經驗豐富的老手」,然而孫江濤卻並不滿足。直到2019年第三次出國執教,孫江濤依舊在尋找「教明白」的最佳方法。
室友陶浪記得,在科威特的一個月裏,孫江濤沒有授課任務時就翻閱教輔資料書,看各種武術教學視頻。其中有些視頻屬於「古董級」的,像素差到看不清,孫江濤卻看得津津有味兒,都能從中汲取營養用到教學中。
科威特學員很多都是大塊頭,上肢力量強,下肢力量較弱。針對這一特點,孫江濤在教學中特意調整了重點,增加扎馬步、深蹲等方式強化訓練。他還結合少林拳、詠春拳等動作原理,自創了幾招拳法,以發揮學員上肢爆發力的優勢。
孫江濤有針對性的授課激發了科威特學員學習的濃厚興趣。課間休息時,學員們經常圍着請他講解武警部隊特種作戰戰術融合新理念、新方法。
「這正是我們出國執教希望達到的目的。幫助他們理解搏擊的實戰理念,提升對搏擊課目的興趣,將來願意繼續學、繼續練。」孫江濤說。
一個月的執教時間即將結束,臨行前,中國教練組組織了一場教學成果展示。孫江濤帶領學員們表演了搏擊招式,並獨自展示了一套少林拳。科威特國民衛隊保護和支援部隊司令哈馬德·薩利姆準將觀看後驚嘆學員們的精神氣質都不一樣了,連連誇讚:「以前沒有接觸過,現在才知道,中國軍人是這樣的!」
由於教學成果出色,科威特國民衛隊決定向中國教練小組授予榮譽勳章。站在異國的土地上,聽到中國國歌奏響,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孫江濤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沒有給中國軍人丟臉,我也能爲國爭光了!」入伍10年,孫江濤已不再是當初迷茫闖蕩的「武小子」。這位年輕的90後教員憑藉出色的表現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記集體三等功1次。
送完喜報後,載譽歸來的「武教頭」孫江濤又匆匆趕回基地訓練場,在那裡,正在開展新訓的新兵還在等着他。「我希望把自己的力量更多地傳遞出去,教出更多能打能戰的好兵,這就是我的使命!」這位一身虎斑迷彩的士官教員堅定地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