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導讀:鮮兒是一個重情義的人,但是她的人生卻不順暢,傳文就是這所有不幸的開端。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2008年開年大劇《闖關東》一經播出,就深受好評,它以歷史為背景,講述了朱開山一家從山東遷徙東北的故事,劇中既飽含家國情懷、民族精神,也有家長里短,兒女情長。

  當時看劇時,宋佳飾演的鮮兒,讓人印像很深刻,一方面她勇敢堅強,另一方面她命運和情路步步坎坷,一生顛沛,讓人同情和惋惜。

  最近翻看了一下原著,結合劇中塑造的角色,發現鮮兒“苦命”固然受到時代的影響,但也與她遇到了一個不靠譜的男人有關。

  而這個人就是朱開山的大兒子朱傳文。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在那個年代,很多家庭依舊受到封建思想的迫害,要求女孩子纏足,鮮兒也躲不過這樣的命運。

  在鮮兒大哭大鬧反抗時,剛好被仗義的朱開山遇到並且阻止。

  鮮兒的父親氣憤地說閨女嫁不出去,就送到朱家,朱開山當時就應下了,鮮兒和朱傳文就這樣訂了娃娃親。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到了適婚的年齡,國家動盪,自然災害頻繁,兩個人的婚事一拖再拖,朱家好不容易湊了彩禮——八升小米,結果又被強盜搶了。

  鮮兒收不到彩禮,哥哥便無法娶親,鮮兒父親為了自己兒子,說什麼也不同意鮮兒嫁給朱家了。

  此時被訛傳已去世的朱開山來了消息,讓妻子帶著三個兒子去關東和他相聚。

  朱家悄悄把這個好消息透露給了鮮兒,鮮兒便決定跟著朱傳文闖關東。

  從此鮮兒悲苦的一生就開始了。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現在說說為什麼說是朱傳文害了她?

  第一、朱傳文膽小懦弱,根本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

  鮮兒的父親知道女兒是有主意的人,他怕鮮兒和朱傳文私奔,就把鮮兒鎖在了櫃子裡。

  鮮兒用計逃了出來,但朱家母子等了很久,以為鮮兒改變了主意,便上了船。鮮兒趕過來時,船已經開了。情急之中,兄弟朱傳武把傳文踢下了船。

  那個年代,女孩子的名聲至關重要,沒有彩禮,沒有明媒正娶,鮮兒卻可以不顧一切追隨朱傳文。但是反觀朱傳文,如果不是朱傳武這一腳,朱傳文根本不會有鮮兒有這樣的勇氣。

  實際上,朱傳文的懦弱在先前的提親中就有所體現。

  鮮兒的父親要一斗小米,朱家費力只湊夠了八升,朱傳文的母親讓他去和自己的準岳父說說,通融一下,可他扭扭捏捏沒有膽量,最後還是老三朱傳傑跟著,才有勇氣踏入朱家的大門,結果當然失敗了。

  最後朱家母親親自去拜訪,才說成了這件事。

  所以,朱傳文根本沒有承擔事情的能力。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第二、朱傳文思想迂腐,也不懂得大是大非。

  朱傳文被傳武踢下船後,本想著坐下一班船,可因為時局的關係,船停運了,兩人只能走旱路。

  闖關東並不容易,不久朱傳文就病倒了並且越來越重,周邊很多闖關東的人都說朱傳文快不行了。鮮兒為了救他給自己插個“賣身救兄”的草標。

  此時正好張大戶家要給自己傻兒子娶媳婦,就買下了鮮兒,張大戶倒也是個守約的人,盡可能地為朱傳文找郎中救命。

  鮮兒心裡難過,結婚當天,哭得像個淚人。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三天后,朱傳文醒了,當鮮兒把發生的事都告訴了傳文時,朱傳文卻氣得渾身哆嗦。說的第一句話卻是“鮮兒,俺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貪戀富貴,沒情沒義。”

  此時,朱傳文並未想到自己的是怎樣活過來的,首先想到的卻是指責鮮兒。在鮮兒解釋自己不能看著他去死,為了救他自己什麼都捨得之後,他才說幾句有良心的話,說鮮兒自己救了自己的命,不會嫌棄鮮兒。

  後來鮮兒在外面遊蕩八年都沒有敢去朱家,一方面就是自己不想給朱家蒙羞,二是他了解朱傳文的性格,他一定會在意這件事。即便自己和他結了婚,在朱家的日子也不能好過。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第三、朱傳文等鮮兒不是癡情,而是自己的良心過不去而已。

  朱傳文被張大戶用計打發後一路乞討回到了家,而鮮兒放不下傳文,在傻丈夫的幫助下,從張大戶家逃了出來。

  如果說這時候她還抱有一線希望,覺得朱傳文甚至整個朱家都會接納她,那麼在這之後她進了戲班子,被惡霸糟蹋後,就徹底斷了去朱家的念頭。

  而朱傳文回家後八年間也沒有娶親,表面上是因為等著鮮兒,實則只是良心和麵子上過不去罷了。畢竟那時候訂過婚就如同有了契約。傳統的他,不會讓自己背上背信棄義的包袱。

  他對鮮兒固然也有感情,但是卻真的談不上深情。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比如在別人來說媒時,朱開山與他商議,朱傳文說:“俺還是想等等鮮兒,俺總覺得不一定哪一天鮮兒會找上門來的,到那時候可怎麼辦啊!”

  隨後在朱母的勸說下,他便很快同意了父母的意見。

  當與格格那文相親的那一天,他一眼就相中了那文,可見朱傳文不娶別人,多半是怕自己不好和鮮兒交代。

  如果不是鮮兒在婚禮上冒然出現,令他煩惱了一陣,他會一直和格格那文過著甜蜜的小日子。

  《闖關東》原著:“賣身救夫”反被嫌棄,赴湯蹈火的愛,得看人!

  但鮮兒的命運卻在為了朱傳文賣了自己那一刻,情路婚姻注定要坎坷了。

  那個年代,女孩子的名聲大於一切,比如賣肉女紅頭巾,曾經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只因為被人摸了一下,就被夫家退了婚,連瞎子瘸子都嫌棄。

  而朱傳文恰好也是極其封建傳統的那一類人。

  鮮儿知道自己的仁義,換不來朱傳文的理解。可她依舊委屈自己,救了他的命。

  如果換成朱傳武或許命運就改寫了,兩人在一起走過艱難的日子,彼此依靠,懂得珍惜對方的感情,也不會受世俗的束縛。

  可是剛烈又柔情的她,終究是錯付了。

  鮮兒敢於追求愛情,為愛人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卻把自己的情路堵得嚴嚴實實。

  所以,有時候,愛一個人為ta付出,是要看值不值得,值得的人會心疼自己的委屈,把一切記在心裡。

  而不值得的人,為ta赴湯蹈火,也只是讓自己傷痕累累。

  End。

  花影故事原創作品,專注情感心理領域,以走心的文字,書寫有態度、接地氣、有力量的觀點與故事。

  今日話題討論:你如何看待《闖關東》中鮮兒這個角色?歡迎留言討論。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