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鬼谷子文兵法去千變萬化,但概括起來無非有這麼幾個方面:做局第一,布子第二,人性第三,辯術第四,膽量第五,謀略第六,趨勢第七,仵作第八等等。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今天我首先來講一講鬼谷子的做局第一。這個源於後人對鬼谷子現象的思考得出的猜想,這一猜想來自史學家、政治家、道家。時間上從秦始皇的當朝宰相李斯就開始了,因爲在連年戰亂的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後,這些研究者發現在戰國走向統一的道路上,總是能看到縱橫家們叱吒風雲,而且最終的結果是促進了華夏族的統一,最典型的是李斯的說法,他特別提到了商鞅和張儀。

所以道家也給了一種解釋,就是說鬼谷子既然是仙家,爲什麼不好好修行歸隱,反而來關心紅塵之事呢?道家認爲鬼谷子是有使命的,要度幾位弟子成就大事業的。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這樣就形成了這樣的綜合猜想:就是鬼谷子預知秦始皇要統一六國 ,但是要有一個過程,於是鬼谷子就做了一個大局,通過商鞅、張儀、範睢、蘇秦、李斯等終於幫助歷代秦王,最終通過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不論這個猜想的準確定如何,但是鬼谷子文兵法的做局第一,卻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做局,後來被清朝陳譫然總結爲「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進而形成了對鬼谷子做局的統一說法:內謀謀聖,外謀謀智;深謀遠慮,所以不窮。不謀萬世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不足謀一域,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人事無邊際,計謀無窮盡,匯天下之奇謀,集各家之韜略。

做局的步驟有三:第一眼界

,或者說是夢想。正如《鬼谷子》的開篇捭闔篇裏說的「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爲小無內,爲大無外」。就是如果想用於人來布局也可以。呂不韋就是這樣,投資一人嬴政的父親做局。最終靠嬴政父親子楚當上秦國王,嬴政一統天下,拜他爲相,尊他爲仲父,而實現他一下子下,萬萬人之上的局。如果你想用於家,那借出的是巴寡婦清,她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業家,第一富姐。丈夫死後,她守着着家族,周旋在殺人如麻、嫉恨女性的秦始皇周圍,但是她卻成爲秦始皇的座上賓,並且登上始皇帝的朝堂之上,秦始皇還爲她築女懷清臺,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財神級的人物,甚至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大都來自於巴清的家族企業中。如果用於國家,蘇秦一開始勸說秦王連橫失敗後,反過來做局合縱,成就縱觀的合縱偉業;如果眼觀天下,就是鬼谷子了,他以天下爲棋盤,以國界爲路,以國家爲棋子,弟子縱橫天下。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第二找到利害關係點,作爲突破口

。這是做局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鬼谷子在「揣篇、摩篇」裏都有大量的勸告。如在第七篇「揣篇」的開頭就講「古之善用天下着,必量天下之權,而揣天下之情」,還講了很多通過量權、揣摩找到利害關係點的方法。蘇秦之所以能成功,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找到六國的利害關係點就是怕秦國,通過這個痛點使他們合縱;呂不韋找到秦王庶出的孫子異人想當秦王這一點;張儀找到的是秦王想稱霸天下的野心,找到了這些利害關係點後,就爲設局提供依據。

第三設局。

所謂的局,就是一個未來會發生的封閉式步驟或系統,因爲外人並不知道,所以叫迷局,等到知道了預設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設就是設計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我下面以呂不韋爲例來說明。

第一設局的起因

。呂不韋出身在一個富豪世家,據說其父親呂耕就是鬼谷子的學生,呂不韋一天問他的父親,是如何賺錢的,他問「耕田可獲利幾倍呢?」,父親說「十倍」; 又問:「販賣珠玉,或獲利幾倍呢?」父親說:「百倍。」又問:「立一個國家的君主,可獲利幾倍呢?」父親說:「無數。」

呂不韋說:「如今努力耕田勞作,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若是擁君建國則可澤被後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第二做局的背景。

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正巧秦國悼太子死在魏國,就在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將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爲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是她正夫人,稱之爲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異人,異人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異人作爲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因爲秦趙世仇,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並不禮遇異人。

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異人後大喜,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這也是成語「奇貨可居」的來源。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這裡有四個關鍵詞:第一找到秦國太子的兒子,可謂放長線,不拘泥於短線,第二個是正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定會認一個乾兒子;第三在太子的20多個兒子中,有個叫「異人」的,長相其他,有偉人像,可以運作成華陽夫人的乾兒子,從而成爲唯一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人;第四正巧異人在秦國的世仇國趙國做人質,生活窮款潦倒。如果幫助他定會感恩。這就是呂不韋感嘆奇貨可居的原因。

第三做局

。分三步。第一步與異人談好條件。這一步是比較容易的,一個毫無希望登上王位的王子,又在異鄉過着艱苦生活,而且是朝不保命,肯定呂不韋一談就成,所以當呂不韋說「我可以讓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立您爲太子」的時候,異人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同時呂不韋還設局讓異人喜歡上一個絕美而善舞的姬妾,在十月異人與這名姬妾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嬴政,日後的始皇帝。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第二步打通利害關係點

。華陽夫人的利害關係點是,雖然是正夫人,但是一旦安國君有不測,定會有王子繼位,而繼位的王子母親就是王太后,華陽夫人就會被冷落。所以,呂不韋的解決辦法就是讓華陽夫人推薦異人爲太子,並任乾兒子。呂不韋拿出了他自己家業的一半,一方面讓異人打通趙國上下,讓趙國上下讚美異人;另外一方面呂不韋自己花重金買通華陽夫人的姐弟,實現了目的。14年後,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爲王,華陽夫人爲王后。但是安國君繼秦王位,守孝一年後,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諡號爲孝文王;這時異人(後被華陽夫人改名爲子楚)登王位,爲秦莊襄王。莊襄王尊奉爲母的華陽王后爲華陽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稱爲夏太后。公元前249年(莊襄王元年),任命呂不韋爲丞相,封爲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爲他的食邑。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莊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嬴政繼立爲王,尊奉呂不韋爲相邦,稱他爲「仲父」。登上人生的頂峯。

鬼谷子文兵法之做局第一

第三步立言成爲諸子百家雜家派創始人,名流千古。呂不韋用它龐大的門客資源,廣搜全國各種理論和奇聞異事,一部輝煌的集體創作橫空出世,後以他的名義發表,這就是《呂氏春秋》。這一派也成爲先秦諸子百家雜家,這部書成爲呂不韋的局的結局。

在春秋戰國的時代,由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做局大都圍繞君王展開,而且是有夢想的君王,所以後人常說道德仁義的歷史下,滿是權謀算計。

舉報/反饋

原創文章,作者:逐道長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sxyt.net/14534/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